润和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3
岁时,被授为三等待卫,后来以被挑选进入黏竿处,黏竿处又称为上虞备用处,即是皇家的仪仗队,皇帝的出巡等一切仪仗事宜都由上虞备用处负责,和珅由此得以经常有机会在皇上身边,一般的侍卫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加上”伴君如伴虎“的古训,整日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恐一时差错,招来杀身之祸,更别说敢在皇帝面前直陈已见了,而这正是和珅等待的机会。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记闻》中记录了和珅发迹的过程:”一日警跸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思,谝《论语》虎兕出于押语。扈从诸校尉及期门羽林之属,咸愕眙,互询天子云何。和珅独曰:’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上为霁颜问:’汝读《论语》乎?‘对曰:’然‘。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自是恩礼日隆。“
可以看出,当皇上发怒,众人惊愕,皇恐不安的时侯,和珅敢于挺身而出,勇于应答,才把握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时机,只要我们想想,和珅面对的是一言九鼎的封建帝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首异处,就不得不佩服他过人的胆识
了。
和珅自从被乾隆发现以后,就凭着自已的才思敏捷,精明干练,一次次在乾隆面前加以展示,使乾隆对他的良好印象愈来愈巩固,对他到了坚信不疑的地步,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就绝非一般的弄臣之流可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