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原料部分呢?”程米怜问道。
“就历史统计来看,仅松江每年外销1300万匹棉布,大致每年都有一万多吨的棉花,并且此时还有很多北方商品棉流入。不过考虑到北方的受灾情况,或许我们的棉花需要在印度获取。”
“问题是,我们如何让他们不在本地织布,而把棉花运给我们?之前我们也购买了许多印度布。”邹标说道。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疑问。历史上印度布是很有名的,如果欧洲人愿意购买印度布,那他们就会本地加工,而不可能将棉花运过来。
“咳!莫笑安可能收了夸克穷的贿赂,但我没有证据。”黎山开玩笑地说:“根据殖民贸易部的贸易年鉴上的数字,我们采购的印度棉布离岸均价大概是每匹2元左右,而松江布离岸均价要便宜的多,只有05元。当然,我们进口的松江布在质量上要逊色于印度棉布。”
“嘶!那元老院之前不是多花了好多钱?”程米怜颇为惊讶道。他听说学校用的都是印度布。这么多年这么多学生,那得多少钱!
“这倒也未必。从历年进口棉布数字看,松江布和印度布我们都有大量进口,低端未经染色的松江布的进口比例是所有纺织品中最高的。只能说应用场景不同,各有不同的市场。”
“但印度布离岸价格高,不也意味着棉花离岸价格高么?”邹标问道,“如果我们要进口印度棉花,价格太高必然竞争不过本地棉花。这样的话我们的棉花进口只能以国内为主了。”
“在平常年间,或许印度棉真的没有国产棉便宜,不过现在北方战乱,农民恐怕很难安心的种植棉花。原本中原和黄淮的产棉区是否能指望还要打个问号。所以国内的原棉价格必然会上涨。我们进口印度棉未必会亏。就算亏一点也没什么问题。只要我们能进口到原料,以我们的生产效率很快就会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往印度倾销,很容易压垮其本地手工棉纺织业。继而把棉花价格打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