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白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独孤月则想,留下了这许多悬疑之案未解,就要到风陵渡了。且还是跟纳兰这小子,经营酒肆,以什么身份?姐弟?不像!夫妻?这如何是好。他有妻未娶。我有夫未嫁……实在不行,这差事我辞了回家得了。转念一想,可这又不符合我的个性,位卑不敢忘忧国……且先去了再说吧。
上官云则在思量太子的处境。显然,陛下已老,已不像年轻时那般英明神武,整日与杨贵妃歌舞升平,填词作赋,不思朝政,酿成了安禄山反叛,可旁人能明白的事理,在他看来有些执迷不悟。潼关之重,乃国之重,潼关若失,长安必不保,可陛下三番五次诏令高仙芝率部从潼关出击,收复东都洛阳。可一旦率部出击,以潼关守军与叛军作战,毫无胜算。
当然,这些东西也只能在心里面想一想,切不可说出来,否则人头不保。
此次太子将纳兰和独孤月安插到风陵渡,就是为了避免潼关若失,不失两员得力干将。尤其是纳兰函谷一战,叛军被射杀、烧死七八百人,恨不得再次进攻,将守关将领其嗜其血、啖其肉,为被烧死的将士报仇。叛军中有说守关将领为姚师莞,有说是纳兰炀和,好在李虎贪功,撤换了函谷关守将,正好为纳兰开脱找了个好由头。至于独孤月,她身后的可是郭氏家族,关中渭河边的大族,一呼百应,不可小觑,今后总用得着的。
次日早起,上官云、纳兰、独孤月前往函谷关营在青龙镇的驻地,并将李虎和姚师莞请来,当面宣读了兵部文书:“兹函谷关守将昭武校尉纳兰炀和,在抵挡叛军攻击中,有勇有谋,精心谋划,用滚木和火油打败来犯之敌,兵部念其有功,调往他处效命……”李虎听了很是不满,袖子一甩“凭什么老子的功劳成了他的了”,气冲冲地前往貊炙店去了。只留了姚师莞尴尬地站在那里。
上官云亦对李虎不予理睬,继续将文书读完。
听说纳兰要调往他处,关营的一百多号兄弟先是议论起来,后来有人喊道:“校尉不能走!”
“我们跟着校尉,他到哪就到哪?”
……
面对这一幕,纳兰眼睛有些湿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