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让电推进真正代替化学推进,不外乎两条路,一是大幅度提升电推进系统的推力,二是继续减少电推进系统的消耗。而王志伟今天汇报的内容,对于电推进系统来说,将是跨越性的发展和进步。
陈文浩坐在会议长桌的一侧,听王志伟在上面娓娓而谈,他对接下来要汇报的内容早已知晓。项目组所进行实验的基础技术资料都是他根据的,整理了小西传送来的相关技术,在现有的条件下,单个电推进系统的推力最大能突破200吨。
再想往上走,外星科技也没尝试过,电能在外星科技文明发展史上经历的时间并不长。据小西介绍,他们在原始时代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核聚变能源,现在使用的更是地球文明连概念都还没有的宇宙空间层能量。
即使如此,虽然还比不上最先进的可以达到500吨以上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或液氢液氧发动机,但已经接近最先进的氢氧发动机的指标参数了。要知道,氢氧发动机可是如今重型运载火箭作为上面级发动机的首选。
而且按照这条科技线走下去,同等推力下的电推进系统的大小和重量,将只有其他航天发动机的四分之一或更小。所以说,最大推力差一点没关系,多装几台就是了。
王志伟此时已经完成了科普和铺垫的内容,进入了最核心的实验成果介绍,“实验室试制的VI型小型电推进系统已经成功实现了500公斤的推力,根据数据模型测算,我们有把握将最终成品的推力提升一倍,当然推进系统的重量和大小也会变大一些。”
“比起主流技术,我们足足提升了一百倍的推力,这意味着我们的电推进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全世界。可是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推力依然有大幅提升的空间。不过这需要进行很多的实验。我请求,公司能为项目组提供充足的研发资金和物资支持。下阶段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将推力再提升十倍以上。”
陈文浩手托下巴,思考并估算了一番: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吨左右的推力,虽然比起理论值还是偏低许多,但是已将地球技术远远甩到了身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几个人的项目组能将外星文明的技术资料吸收到这个程度,进度还是不错的。技术资料可不是游戏中的技能书,一点击就能自动学会。资料虽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其中的步骤和细节都需要项目组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和掌握。按照现在的进度,短期内推力过百吨还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