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数据就非常惊人了。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太阳能面板,以材料区分主要分为多晶、单晶、非晶硅三大类,在最理想状态下——也就是电池纯度和整合度做到最佳,地球实验室数据也就在25%左右,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中可以达到37%。37和58,这不是简单的数值增长,而是全新材料引起的质变式跨越。
可惜的是,这种单分子流体材料无法在地球正常环境下使用,其光能高转换的特性只有在真空环境下才能出现,不像硅基材料的太阳能面板,在日常使用中虽然转化率不高只有12%到17%,每平米大约需要6到8个小时的光照才能产出一度电,但是装上就能用啊。
只能在真空中使用的单分子流体材料于日常应用无缘,而且提炼和制作费用不菲,注定是曲高和寡。当时这款新材料被研发人员发明出来,先是引起惊喜,可是经过应用性测试后期望值大跌,商业化难度太高,只能归入公司的技术储备库。
好在陈文浩让小卡随时监看着研发条线,才没有让这项技术在技术库里闲置,这无疑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佳太空站能源材料。同时,在陈文浩的要求下,早就开始了生产和储备的工作,但经过近半年的积累,也就堪堪存够了100公斤的量,可见其生产的难度。
出于方便运输和释放的原因,等到八架圆心飞船建成后,这宝贵的100公斤新材料将被密封在特制的容器里,集中存放在一架飞船上,并将于飞船成功拼接后开始释放。
100公斤的单分子流体材料将以薄膜形式在太空中释放,形成一块薄如蝉翼,展开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吸收屏障。
100平方公里又是什么概念?从数字上描述就是四边边长都达到10公里的一块区域,大约相当于15万亩的面积。要更形象描述的话,那么以超大型城市京城为例,二环总面积大约是60平方公里出头。也就是说,这块太阳能屏障的展开面积相当于京城二环面积的1.6倍。
同时,相比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每天6到8小时的光照时间,位于地月线拉格朗日点的区域,不分季节、不分日夜每时每刻都能照射到阳光。除了每年有24小时因为进入地球本影区,被地球的影子遮挡无法照射太阳。几乎可以理解为全年无休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专用线路或是无线传输到太空站以供使用。
这块屏障一旦正常运转,所产生的电能,不仅能够轻松满足太空站中心管理区的能源需求,还能为接下来在太空中建造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提供能源保障。至少接下来用于太空建造的无人化智能机械设备就有了可靠的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