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肖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承蒙陈校长高看,我愿意为贵校效劳。”考虑到这个教职正好是他的专业领域,学校又近,云岩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教职。
此后,云岩开始了边自学,边教学的生涯。
1928年至1931年期间,在上海政法学院任教一段时间后,云岩又陆续被暨南大学、大通大学竞相聘为教授,讲授簿记学(那时还没有统计学)、会计学等课程。
在暨南大学任教期间,需要每周去学校四次,随着去学校的次数增多,慢慢地对学校的师生员工熟悉起来。在他们教研室的隔壁是政治教研室,有位姓邓的老师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老师圆圆的脸型,眉眼之间有一股凛然正气,他关心学生,通情工农,支持革命,厌恶军阀混战,经常针砭时事,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他觉得这位老师与他很投缘,经常邀他去自已家,备上一壶小酒,两碟小菜,两人就着酒菜就开始交流对时事政治的看法,两人滔滔不绝,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最终结成莫逆之交。其实邓老师是一名地下党员,看到罗教授这么关心人民疾苦,这么关心国家命运,早就把他当成了统战对象,不过他也觉察到罗教授对国民党、对宪政民主是抱有一丝幻想的。
在上海教学的这段时间,玉姑娘又先后为云岩诞下了子妍、子娟两个女儿。
尽管家中儿女增多,云岩的自学似乎并没受到影响。他仍然是勤奋工作,发奋读书。无论是节日假期,暑夜霜晨,他都在潜心钻研,攻读中外经济名著。他没有留过学,也没有博士一类的头衔,这成了他教授生涯中的一块硬伤,难免会成为通行相轻的一个理由,他只能通过自学去弥补这一学术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