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目前朝廷火器营配备的枪惨不忍睹,还停留在火绳枪、抬枪阶段,差了整整两代,在大清土地上耀武扬威的洋人,装备也不怎样,普遍使用前装式燧发枪,也就是能降住长矛大刀和火绳枪。
从约翰的口中得知,现下西洋的主流装备就是前装式燧发枪,也有新型的前装式火帽击发枪,技术上并没有形成代差。后膛式定装枪还在研制中,线膛枪没有听说过,后世记忆中那是在清朝末年,洋务时期才出现的技术。
要造枪,一步到位,不可能,但不能落后世界潮流,必须发挥目前自己所能掌握的技术条件。
首先确定是滑膛枪,水力驱动的土制机床拉不出膛线,即使用失蜡法铸出膛线,打磨也是个大问题,造一两支也许可以,批量造,在拉床没有捣鼓出来前,休想!
其次考虑后膛定装枪,这是趋势,前膛枪与后膛之别,好比跨时代的火枪革命。虽说技术难度大,但不是什么迈不过去的砍,张应泉有后世的定理基础,起点高,毫不犹豫。
采用西洋最新的火帽击发技术。
后世的那位小哥,只在军训时摸过自动步枪这类枪支,从没研究过前辈们使用的枪支,这是在凭空设计啊!好在原理相通,自己有机械加工专业知识,人说‘隔行如隔山’,也有人说‘隔行不隔理’,凡事都经不起琢磨。
先用木头放样,确定各部零件尺寸,模拟机械动作,以及测定前后膛‘套合’的精度,还有就是枪栓的开合锁定配合度等。整支枪分:固定式前膛〈枪管〉,可分离滑动式后膛,滑轨,栓锁,扳机,击发机等。
最麻烦的就是击发装置了,若没有汞材料就得另寻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