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木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水浒传》的众多人物中,镇关西郑屠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罪大恶极的恶霸,死有余辜。然而,当我们深入原著,以一种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视角去审视他的经历时,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颇为冤枉的人物。
镇关西郑屠,不过是一个在市井中卖肉营生的普通屠夫。他没有高强的武艺,也没有深厚的背景,仅仅凭借着自已的一膀子力气,在这世间谋得一份生计。在那个混乱动荡、强者为尊的北宋末年,郑屠为了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站稳脚跟,或许在行事风格上有些强硬,在言语上有些粗鄙,但这远不足以构成他被定性为恶霸的铁证。
从经济层面来看,郑屠的肉铺生意虽小,却也是他辛勤劳作的成果。他每日早起杀猪卖肉,一分一毫地积攒家业。在那个商业环境并不完善的时代,他能够将生意经营得稍有起色,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而所谓“镇关西”的名号,或许只是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旁人的一种夸张称呼,未必就代表他真的横行霸道。在古代社会,一些稍有些势力的商人被赋予类似夸张名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可能更多是基于一种市井文化的渲染,而非其真实行径的反映。
从与金翠莲的纠葛来看,这其中的冤屈更是显而易见。金翠莲自述被郑屠强媒硬保,虚钱实契,被迫让妾,后来又被赶出门,还被追讨所谓的典身钱。但细究之下,疑点重重。首先,郑屠若是真的如金翠莲所言那般恶霸,为何当初会让她轻易离开?以郑屠在当地的“势力”,想要强行留住一个弱女子并非难事。其次,关于典身钱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买卖妾室是有一定契约规矩的。郑屠花费钱财将金翠莲纳为妾室,后来双方产生矛盾,郑屠索要当初的花费,从他的角度来看,并非完全无理取闹。当然,金翠莲作为弱势群L,她的遭遇值得通情,但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郑屠,无疑是片面的。
再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鲁智深本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他在处理这件事情时,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鲁智深来到郑屠的肉铺,先是故意刁难,让郑屠切精肉臊子、肥肉臊子和软骨臊子,这一系列行为明显是在挑衅。郑屠虽心中不记,但一开始还是尽力配合,可见他并非毫无忌惮、蛮不讲理之人。当冲突升级,鲁智深最终三拳将郑屠打死,这一行为看似大快人心,实则过于冲动。在那个时代,即便郑屠真的有过错,也应该通过正常的官府途径来解决,而非私自用暴力手段了结他人性命。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底层百姓的生活本就艰难。郑屠作为一个底层的小商贩,在艰难谋生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但这些行为被放大后,就被贴上了恶霸的标签。而他的死,更多是成为了鲁智深彰显正义、走向梁山的一个铺垫,成为了《水浒传》宏大叙事中一个被牺牲的小人物。
镇关西郑屠,他或许有缺点,有性格上的瑕疵,但他绝不是一个罪该万死的恶霸。他是一个被时代误解、被故事扭曲的人物,他的冤屈隐藏在《水浒传》那些快意恩仇的情节背后,等待着读者去发掘、去通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