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窝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商鞅在秦国推行普遍授田制,
每户平民都有一顷基础授田,秦军功赐田是在普通授田基础上逐级递增。每赏爵一级就增加一顷田产和九亩宅,申请一名无爵的庶民给自己当庶子,可以担任与爵位相对应的官职。
可见秦军功益田制消耗的土地,远比其它朝代小得多。而除了秦军功爵益田数量有限的原因外,另一个因素是秦的侯爵不世袭,最多是降爵继承制。田产会随着爵位降低而减少。如果子孙无军功,五辈之后只比平民略多一点。
当然一个新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赵昺初时仿效秦时的军功制只是应急之策,没有想的那么深,因此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的隐患。而后来他随着治政的经验的增加,眼界和见识已大不同,回过头来再看商鞅变法其实并不简单,
而军功制度的设计有着深深的政治意图。
其实商鞅的军功制度设计思想更倾向于节约土地,
优先保障低爵军民的权益,限制贵族阶层过分膨胀。所以其推行军功爵的初衷,本质不是让秦军变成虎狼,
而是挑战世袭贵族的特权。所以军功制度下使得秦军成为诸国之冠更像是副产品,而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会被车裂的重要原因。
此后汉朝继承了秦制,却并没有考虑到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而是机械的照搬,导致操作上已变为优先满足军功大贵族,对比一下汉初的授田标准,与秦大良造对等的汉大上造有八十六顷田,而秦国最高爵位的大良造最多也只能在基础授田上再增加十七顷田。
不过,秦制从第九级五大夫开始会得到三百家税邑,立功之后会再增加三百家税邑。爵位越高获得的税邑越多,但得到的授田还是不多。即使到了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中的彻侯、关内侯虽能得到数量巨大的税邑,但直接掌握的田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