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萌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不是刘备、邴原定要埋怨卢植、卢养父子。建议,你不听!责任却要别人来承担,还不能发几句牢骚?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那是指小孩子或普通百姓。
此典故出自于左传,春秋时期的晋灵公生活奢侈、暴虐残忍。赵盾和随会商量后,由随会劝谏灵公,灵公声称知错将改之。随会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又说开始时向善之人很多,最终能一直坚持的很少,希望灵公不要一错再错。
果然,晋灵公最终没有知错能改,反倒是倒行逆施,一错再错,几次要杀掉不断劝谏着的赵盾,最终被赵盾反杀。赵盾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政治人物,犯错就需改正,犯错就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晋灵公犯错之初要有人(如太后)打他两耳光、或者伊尹放太甲于铜宫,后面也不会枉死。不论承不承认,既不断犯错,晋公之权必削弱,卿大夫则会乘机扩权,此后晋国终究为赵、魏韩所分。
卢植文武全才,在幽州名气太大、话语响亮,又是师长、一呼百应,比公孙瓒、刘备都更适合统揽全局。卢植坚持调停,除了不忍幽州大乱外,未尝没有为自己和儿子捞取政治资本的打算。
不趁犯错把大是大非基调定下来,削弱卢植、卢养父子决策权,刘备和青州就无法取得后续主导权和战后分配权。没有利益,如何说动青州将帅心士卒甘情愿出兵?
……
士卒聚集、粮草调拨非一日之事,卢养浑浑噩噩离开,回家等待。
刘备与心腹们开作战会议:“刘虞这个时间抓得巧妙,必有高明之士为其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