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已经猜到,过两天,我们回庙要干什么了。理论上,寺庙与在家信众结缘,这是经典上允许的。但这种结缘,却有一些经济含义。我在重庆那个赚钱庙子遇到的事,其它地方也无法幸免。
“佛教不能独存于这世界之外,除非你已经解脱,但只要面对大众,就得按大众需要的方式进行。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佛法。”
我的总结,得到了万老师的赞同:“对,庄老师说到基础这个词,我想到了另外的方面。佛教或者任何宗教,都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决定它形态的,按原理上讲,是经济基础。然而,教义上,佛教是要摆脱经济束缚的。怎么,如今走向了它的反面?难道,这种独立性,就不存在吗?”
小胡发现了万老师的问题:“万老师,你是想否定原理,还是否定事实?你人为地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思考,走偏了吧?”
万老师笑到:“对对对,我不应该对立。对了,关于历史,关于经济,庄老师不是行家吗?你给我们说说,从佛教产生以来,它的历史与教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是个大问题,以前没有专门思考过。但是,这方面的知识,我倒是不少。面对这两个聪明人,我认真理了理思路,从最开始的教义与历史发展轨迹,谈了谈佛教本身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
佛教虽然是一个特别标榜出世的宗教,但无论如何,它不是这个世界之外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发展与世俗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关系密切,更不要说经济这个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基础的重要方面了。佛教与经济的关系,无疑是直接的和密切的。
历史地看,也恰恰因佛教是特别强调出世的和清净的解脱修行的一种宗教,佛教的经济表现,就常常使得其陷入其所标榜者和其所表现者的矛盾中,此亦是常被世俗社会所诟病之处。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几次由帝王实施的灭佛事件,多数也主要与佛教经济问题有关。自古至今,佛教经济都是佛教发展中很突出的问题和重要方面。尤其现今社会,经济炽热,佛教亦概莫能外地被经济热浪笼罩,交织着现代社会巨大变化的佛教经济现象和相关问题,亦随之增温而被热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