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菩提心,往生净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修习的次第是先修舍无量心。所谓舍无量心,即是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对待。平等心不修,看不同的人,就生起不同的念,分别念特别重。“这是我的父母,那是他的父母,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这是我的朋友,那是他的朋友,这是我的师父,那是他的师父”,把心都浪费在这种分别上了。舍无量心修好之后,再接着修慈、悲、喜无量心,最终就能生起珍贵的菩提心。
现在的人倒好,善念也很少,基本的慈悲心都很微弱。直接上来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要去西方”。好像西方是你家开的饭店一样,想去就去。你就是去饭店兜里也得有oney啊。也不是说你想去就能去啊。就像一首歌里唱的“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还有一些人也是一上来就直接念咒,不发慈悲心。不发慈悲心有什么好咒的呢?难道是咒自己和别人不好过吗?
根机稍微好一点的人可能会直接修空性智慧,修空性智慧至少可以降服一些烦恼、息灭心相续的贪、嗔、痴,但是慈悲心还是要修的。虽然把草给拔掉了,庄稼还是要种的。所以,我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老是稀求入这个定那个定,老妄想着要去极乐世界。真想去,送你一句话,先好好修慈悲心吧。
等了他一会,大概一分钟过后,再没听到他讲话,我才敢问到“讲完了吗?”
“对啊,讲完了,我所能够记起的,就这些。”
“但是,这只是说了四无量心,说得有点多。而今天和尚讲的,是善行,外延有所不同,旁证,也得讲概念与逻辑的统一吧?”
刚问完,我就后悔了,跟哲学教授纠逻辑错误,不是找死?
“你没听说南先生那个故事吗?他当年跟他师父一起朝峨嵋山,碰到乞丐的故事?”
这个我当然熟悉,书上写得很清楚。大约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南先生在四川拜盐亭老人为师,他们一起去峨嵋朝圣。路上遇到许多乞丐。他师父说“这些乞丐,你不要觉得自己好,人家可怜。或许,人家就是观音菩萨,专门在这里来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