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之相似的,独特性是可贵的,但故意装出来的独特性,只不过是个优越感的驱动,自我安慰的药品。
以上所说的优越感作为安慰剂的方法,当然有些特殊。但现实中,更多的表现是,为了安慰自我。就夸大别人生活的缺点和自已生活的优点,来制造出优越感的假象。
比如看到当官的,内心羡慕得不行,但安慰自己时说,他当官的坏处比我多多了。他要是个清官,自己努力干事,好处得不到,像个傻子一样,老婆都不爱他。他要是个贪官,整天提心吊胆,怕被查,即使没被抓进去,活得也不舒坦。
其实,这种自己没当官,又羡慕嫉妒恨的人,不在少数。在我所接触的官员中,大部分的人,生活质量,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甚至是道德的,都比很多普通百姓高。
这种普通人夸大自己的好处。我虽然吃得不好,但是健康,粗茶淡饭对身体好。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心安理得,不亏欠别人,不害怕法官找我。我虽然烦恼很多,但我无愧于自已和他人,我又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我道德好,菩萨保佑,下辈子,我会做一个当官的富贵人。
瞧瞧,道德优越感几乎可以给任何人兜底,并且,宗教让人们期待来生。对那些未经证实的来生,也可以成为安慰自我的优越感,好笑不好笑?
看到前面的例子,发现一个很怪的推理过程。原来是想证明官员与富人的不好,自己的好,来安慰自己。结果到最后归结到来生时,自己还是想做个官员或者富人。
这就叫自欺欺人。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形式的安慰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我与万师兄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强化自我意识的优越感,不管怎么多,但最好用的,最常见的,是道德优越感。这种建立在妄心上的优越感,人们熟练到自已都当成真理的程度。
万法由心。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词。当我们在思维时,都已经脱离现实了,因为有时间差。现实已经变化,而我们还利用储存的回忆材料,用主板的评价机制,企图让它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以此欺骗自己,是一个整体。这是多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