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扎师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十年代末期,香江乐坛刮起了一股国语时代曲的风潮,一度成了本地乐坛的主流,与英文歌平分秋色。姚苏容、优雅、邓丽筠等当红歌星,都是在这个时期在香江崛起的宝岛歌星。
而随着本土音乐经过了潜伏期、过渡期,逐渐开始迈向了主流期,尤其是搭上了粤语电影、电视剧的快车,越来越受听众们的青睐和追捧,所以许多本来唱英文歌的歌手,也纷纷改弦易辙,全部放弃原来喜好,转成广东歌歌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香江乐坛也终于迎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了”卢东杰感慨了一下,意有所指地附和了一句
“兄台你又讲得对啦,不过,现在的流行曲大多数都是唱些庸俗的爱恨缠绵,还有那些不知所谓的人生哲理,所以我还是比较欣赏阿Sam的鬼马歌,至少唱出我们小市民的辛酸心声”的哥无疑是许观杰的忠实拥趸了。
七十年代,随着香江工商业的快速腾飞,伴随而来的是打工者与企业资本家的劳资矛盾越发突出,这种对立的矛盾情绪逐渐向社会蔓延。
许观杰的歌正好切中时弊,透过通俗的文字诉说社会现状,道出了草根阶层的心声,因此十分受中底层市民的欢喜。
“但是唱片市场能流行的,也都是那些令歌星合意、歌迷乐意、老板满意的作品吧”卢东杰对这个了解不深,他只是从唱片运作的角度随口回了句,却一语道破了流行音乐的本质。
“所以我一向钟意那些不受流行音乐潮流所影响,只专注制作自己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品”司机有些顽固地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不怕这样的唱片一上市就扑街?”卢东杰有些好笑地说道
“怕个屁,我平时闲来无事都钟意创作一些贴近市民的歌曲,等我把剩下的几首整理好凑够一张专辑,就准备找间唱片公司谈谈,我就不信,凭我这么有才华的的士佬,写出的作品会明珠蒙尘”司机有些忘我地自顾自语,似乎只要等到他的唱片出街,便能一夜成名,成为第二个许观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