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所未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住的地方是租的一家国营工厂的职工家属院,就在工厂里边。
一天晚上回住处时,进了工厂发现一间大房间里正亮着灯。驻脚去看,三十多人正在上课。屋里的钢梁上悬挂着一行铁牌子大字:实现工业现代化,提升职工文化水平。这里是工厂开办的工人夜校,不知不觉地,木滨怯怯走了进去,这个课堂像个巨大的磁石把他生生地吸住了。
有了头单业务的成功木滨更有了信心。犹豫了几天后,花了一千五百块钱,几乎相当于他存款的三成,买了一只数字bp机挂在腰间,并印了名片。同时还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交通工具,一辆永久变速自行车。
从此,在南市区甚至整个上海的街头,这个来自北方铁佛城的小伙儿穿梭奔波起来。
和理发店的日子比,人瘦了也黑了。从晨曦到暮色,这条黑瘦的身影飞奔在沪上的大街小巷。和当年要饭一样给者不拒,木滨是个杂食小动物儿,不看你什么行当挨街挨户的推销,不管你要三五十米还是三两尺,他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照单全收。不怕慢就怕站,木滨天天不停歇,越是刮风下雨越是往外窜的欢,风雨天跑业务的少,反而得客人的喜欢。
天道酬勤,三个月后寻呼机“bb”地响个不停,每天多多少少都会有出货。
一天生两天熟,租房客成了夜校的学生。只要是晚上没有生意的事,木滨一准出现在课堂上。老师对插班生没有要求,插班生却主动交作业。夏天宿舍里热,就跑到马路边路灯下看书,冬天宿舍里冷,就钻进被窝里学习。每天都是学到半夜一两点钟,而白天的业务却是一点也不敢耽误的。网</a>
知闻乡下人是个地毯哥儿,总有热心的“同学”给他推荐点儿生意。主管职工教育的工会主席生了怜悯,工厂在他这儿也小有购用。
一年半时间下来,不给记考勤的学生出勤率是最高的,并学完了整个高中的课程。到期末考试,这个不在名额的插班生考了个第一名,弄得个厂职教科和聘来的夜校老师哭笑不得。工人们上课学习多是应付工厂,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技术长级长工资,木滨上课纯粹为了学东西,他要把因为早年穷上不了的学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