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所未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厂长找来了原来工具厂下岗的两个职工,木滨从村里找来两个人。把焊机和剪板机从家里拉过来,又新添了折弯机。找木匠做了块长条木板,刷上白漆用墨汁写上厂名,挂在了院门口儿。听毛国强行长的话,木滨咬咬牙花五千块钱装上了一部电话。
这样,一个六个人的小厂,在第二个生产地儿铁佛村牛棚开业了。
这是九三年的夏天,这一年木滨二十八岁。
进原材料、加工生产马不停蹄,天气炎热方程厂火热。木滨混迹于几个工人之间当师傅,别人下了班他自己晚上再干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有了前四台的经验,各种工序轻车熟路,这次只用了十天时间,就造出了二十台太阳能。
忙里偷闲,木滨请来照相的师傅,自己、何成建厂长和四个正挥汗如雨的工人在剪板机前立此存照。洗了张大大的照片挂在了小小的办公室,算是开厂的留念。
六个人只有何成建厂长一个人脱产,端杯茶翻翻《八小时之外》,还真有厂长的派儿。但何成建工作上也尽心力,他制定了《方程太阳能厂生产制度》,包括了材料、部件以及成品的检验程序,还有对工人的作业要求,让这个小作坊真像工厂那么回事儿。
木滨不仅能记住见过的每个人,也更能捕捉和利用好每个人的长处,就像要饭时见到每个人都尽最大可能地要到饭吃,他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一丝的希望。他对何厂长挺满意。
做为厂长,何成建更方便地复制了新型太阳能的图纸,并拿到工具厂那边去。但是做为太阳能心脏部件儿的真空玻璃吸热管,何成建总也问不出个来处。
而且,工具厂那边的生产速度实在是慢,头一代产品两台太阳能卖不出去,第二代新型产品又一时做不出。看不到挣钱的苗头儿,就有人嚷嚷着要拿回投入的钱退伙。再看方程太阳能厂造出的二十台太阳能,整齐地排放在院子里那个神气的样子,急的何厂长天天回家喝大酒,被老婆埋怨是喝酒的好汉挣钱的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