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后来泰昌老爷酬功,没有经过廷推,就把孙如游任命为大学士。朝臣多有诋毁,孙如游这个大学士坐不稳,只能上疏求去。”
    “到了大行皇帝时,孙如游连上十四疏乞去,先帝没有办法,只能让他离去。”
    “天启年间的大学士,多是廷推而来。先帝即使不满意,也只能让他们先当着,再想办法换人。所以不过七年,就有二十位大学士。”
    心中吃了一惊,朱由检实在没想到,天启不过七年,就有二十位大学士。这个更换的频率,相比历史上的崇祯,也是不遑多让。
    再想到历史上崇祯年间短短十七年,就有五十位大学士,被人讥笑为“崇祯五十相”,朱由检不由叹息:
    谁知道崇祯朝的大学士,哪些是皇帝任命的呢?崇祯皇帝只能通过更换,寻找合适人才。
    但是即便换了五十个,崇祯年间仍旧没几个做出功绩的大学士。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徐光启、温体仁、周延儒寥寥数人而已——
    廷推大学士这件事,真的很不靠谱!
    只要动脑子想想,朱由检就能知道。那些文臣为了当上大学士,会是什么做法。这样推举出来的往往不是有能力的人才,而是面面俱到一团和气的人。这种人平时或许还能维持朝局,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时候,却根本无力改变局面。
    而且更麻烦的是,朝堂上的文官还会拉帮结派,通过利益交换,推举自己党派的人当大学士。更有甚者党同伐异,以便后续廷推的大学士仍是自己一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