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水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鸿胪寺驿馆”,那里门口总停着几匹快马,驿卒们抱着竹筒进进出出。沈蘅知道,那些竹筒里装的不只是公文,还有各地的商情
——
哪里的粮价涨了,哪里的关卡严了,甚至哪个官员要升迁了,都能从驿卒的只言片语里听出端倪。这便是长安,连空气里都飘着消息,就看你会不会抓。“小姐,要不要去看看胡商的珠宝?听说有颗波斯来的夜明珠,能照见人影呢。”
账房先生老周进来请示,他跟着沈家走了三十年商路,头发都白了,却还是第一次来长安。沈蘅摇头:“珠宝是给宫里贵人看的,咱们先把正经事办了。”
她从袖中摸出个小巧的银哨子,吹了声轻响。片刻后,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从楼下跑上来,手里捧着个油布包。“东家,您要的东西。”
少年是沈家商队在长安雇的
“眼线”,专在西市打探消息。沈蘅打开油布包,里面是几张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军器监近日在查民间锻坊”“东宫的人买了十匹黑缎”“西市北街的裴氏锻坊,有个水力锤”。她指尖在
“裴氏锻坊”
四个字上顿了顿。来长安前,她就听说过这家锻坊,说他们造的刀能劈开铜钱,却不伤刀身。只是沈家做的是丝绸生意,与铁器无关,她本没放在心上。“这水力锤是什么?”
沈蘅问老周。老周想了想:“听说就是用水力带动的锤子,比人打的匀。前几年军器监试过,没成,没想到民间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