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论上由东北而向西南,过了梓潼,即可迈入成都平原,可守之处唯两处,一是涪水东岸的涪县,二是龙泉山北麓的绵竹。绵竹东有龙门山,西有龙泉山,两山间相隔百里,城池正在其中,李寿乃临时筑垒,与绵竹城犄角相应,以待华军之来。
龙泉山亦颇险峻,山间虽有小道,封堵不难,估计陶侃是不敢硬闯的。华军主力自东方而来,欲取成都,要么绕到山北攻绵竹,要么绕到山南攻南安——可是从五城到南安,将近四百里途程,这绕得也太远了,粮道漫长,于军不利啊。
当然啦,倘若陶侃真有本事冒险走南路,李寿也无可奈何——谁叫他把敌人放进平原里来了呢?
然而陶侃既至绵竹附近,却先不急着进攻,而遣周抚抄袭涪县之后,击斩费黑,随即与甄随、陈剑会师于梓潼——这就等于彻底把北路给打通了,方便自北道运粮,道虽险而途终近。随即合兵以攻绵竹,李寿自知难守,被迫起而一搏,出城与华军在赤祖一带展开激战,不过三日,便遭败绩……
——————————
再说剑阁已下的消息传到洛阳,裴该不禁大大舒了一口气,心说:“稳了。”
从来战无必胜之策,即便他派去汉中的是华军精锐,又有陶侃为主帅,甄随、陆和为副将,终究地势险峻,运粮也不方便,倘若迁沿日久,必将无功而返——就好比当年钟会顿兵剑阁之下,倘若没有邓艾偷渡阴平,估计司马昭这次力排众议的灭蜀之战,最终也只不过能得个汉中而已……
裴该甚至于有过考虑,是否可以先定荆北,拿下襄阳和江陵来,再在江陵大造舟船,如原本历史上桓温定蜀一般,乘战舰溯江而上,从南路兜抄成都。
不过造舟船,练水师,终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即便船坚兵利,前面还有三峡难过……话说桓温那会儿,巴东究竟是在东晋手中啊,还是在成汉手中啊?记不清了……多半是在东晋手中,所以他才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军,自岷江而直抵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