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道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肉戏终于来了,武康扯出诡笑,老狐狸许敬宗,行动倒也迅速。按理说不应该,昨天给他文章,今天就呈上了。为了给我面子,还是另有所图,其中必有猫腻。
堂内叫好不断,包括李勣在内,都在夸赞文笔。不愧初唐四杰,不辱神童称号,可惜没有卵用。敬宗趁热打铁,声音兴奋沙哑:此子年纪轻轻,文才不输老臣,可以入仕为官。
马上遭到反对,陆敦信反驳道:少师此言差矣,王勃确有才学,不过年纪尚幼。老臣有些担心,过早提拔入仕,就是揠苗助长。况且不经科举,不能名正言顺,恳请陛下三思。
说那么多废话,最后才是重点,不能特招入仕。李勣沉默不言,姜恪和窦德玄,帮陆敦信说话。也是那套说辞,没有科举及第,恐怕遭受非议。此乃选举制度,不可因人而异,恳请陛下三思。
五个宰相,三个反对,王勃悲催。武康笑而不语,都在意料之中,冠冕堂皇的话,龌龊徇私的心。不科举而做官,是世家的特权,寒门岂能沾染?
政事堂安静,半刻钟没声,画面跃入脑海:李九面沉似水,龙眼饱含不满,瞪着三个宰相。李勣闭目养神,老神在在坐着,表示事不关己。敬宗慈眉善目,嘴角掩藏窃喜,那是他的标志。三宰相低头,做无声抗争。
猜测得到应验,李九走出大门,脸上满是不悦。武康轻轻摆手,五十奉宸卫士,立刻跟随护卫。他内弟崔神庆,升任左奉宸将军,接手护卫工作。
队伍出东华门,宰相离政事堂。窦德玄和陆敦信,模样老神在在,仿佛打了胜仗。姜恪愁眉苦脸,驳了皇帝面子,总归不是好事。三人离开之后,李勣敬宗联袂,身影出现堂外。
李勣七十二岁,身子骨很硬朗;敬宗七十四岁,精神头还不错,只是脚步蹒跚。武康拱手行礼,搀着敬宗胳膊,三人边走边聊。东华监门卫房,三人登记造册,卫士牵出小马。
个头比驴还小,性格十分温顺,武康家有两匹,是闺女的坐骑。眼前两匹小马,李勣和敬宗的,他们上了年纪。同时备受荣宠,李九特别批准,乘小马走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