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55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临危当机断
天空骤然风起云涌,大块大块的黑云你追我赶,乱做一团。汇聚着大量水汽的积雨云不断堆积,向地面愈压愈低。互不相让的正负电子云团像冤家仇人一般,一相遇就要拚个你死我活,奋力对撞,耀眼的闪电顿时划破天空。闪电现身时,像千年的老树根分出许多须岔,亮晃晃地从天空一直延伸进大地,接着是惊心动魄的咔嚓一声惊雷,令人胆颤。紧跟着劈劈啪啪下起了暴雨,夹杂着指头大的冰雹在地上乱跳。
尽管天空突降暴雨、冰雹,然而,围困洛阳城的唐军阵营的军士们并没有收兵。正所谓军令如山,营帐不远的旷坝上,数以万计的唐军士兵依然随着将军令旗的挥动在继续操练。旷野上的天然练兵场,刀光闪闪亮,杀声震天响。军士们在将领的指挥下,腾挪踢跳,左冲右突,前进得当,后退有方。
操练的军士,面对风吹雨打,雷鸣闪电毫不动摇。显然他们是在向洛阳城的王世充显示出唐军不可战胜的昂扬斗志,传递一种信息:唐军围困洛阳矢志不渝,志在必得!
圆形的唐军中军帐周围,身穿黑衣,披着红褐色铠甲的玄甲军斗志昂扬、威风凛凛地沿着栅栏,在暴风雨中持枪而立。不远处,一队唐军骑兵依然在暴风雨中巡逻。
刚才追逐探马,经过一阵激烈的拼杀后,李世民率众领将回到中军大营。尽管天空突然雷鸣电闪,狂风暴雨骤然降临,然已经见惯不惊的李世民照常召集文武官员,到中军大帐紧急议事。看到暴雨甚急,他索性站在雨坝中,仰头利用暴雨冲干净他脸上,铠甲上的血污。待到大家到齐后,他浑身湿淋淋地走进大帐,向大家挥了挥手,走到尽头,来不及取下水淋淋的金盔、黄金甲,便急迫地拆开缴获的探马书札观阅。
李世民599年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防卫。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遂于617在太原起兵,接着南攻霍邑,再渡黄河,攻取长安。太原起兵后,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18岁的李世民从此统帅数万军马驰骋疆场。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618年,李世民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此后,李世民南征北战,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起,秦王李世民亲自指挥了三场大战役:一是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铲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二是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此次战略是他一手运筹指挥的第三大战略,旨在一举灭掉困守洛阳的乱世枭雄王世充。
李世民看罢书信,大吃一惊,顿感心在悸动,脱口骂道:窦建德这个混球!骂后马上觉得自己失态,为掩饰自己面部表情,不让众将受影响,他急忙转身,佯装观看地图,竭力镇定自己的情绪。他甚至有点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无异于五雷轰顶的坏消息向大家公布。虽然征战多年,打过的恶仗不计其数,但目前的处境他太清楚了。围困洛阳王世充8个月之久,双方经过多次拼杀,皆已疲惫,兵力都差不多,自己比王世充胜一筹的是,士气比对方强,粮食相对充足,能比对方坚持得更久。换句话说,双方变着法子已经交战数次,大家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唐军面对高墙壁垒坚守不战的洛阳王世充来说,获胜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得更久。军士们能够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正是因为士兵们看到了这一点。万万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窦建德会派10万大军来捣乱!
立在李世民旁边的是随军作为副将的三弟、齐王李元吉。李元吉见二哥看了书信后,骂了一句就闷声不响转身看地图,根据以往的习惯,他知道一定有不利的军情使二哥感到棘手。他关切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摆了摆手,没吭声,也没转过身。他此时在极力镇定自己的情绪。他很清楚身为将帅,面对突发险情,应该有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定力,如自己就惊慌失措,军心必然大乱,弄不好窦建德兵马到时,还未交战士兵就四散溃逃了。所以现在必须尽快稳定军心;而稳定军心最好方法是,以自己的乐观豁达、泰山崩于前色不变的英雄豪气感染众将、众军士,并谋划出超出常规的奇谋使众将和军士看到主帅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而充满希望,方能同心协力、信心百倍去迎战强敌。想到这里,他向前跨了一步,由佯装看地图变为认真看地图。他又再次看了一遍书信内容,再一次望着悬挂的军事地图,最后把眼光停留在地图上标识的虎牢关位置。他又默算了一下夏军现在的位置。按照书信上的时间计算,现在夏军已经到了荥阳,荥阳距虎牢关不过百里,按此计算,夏军最迟明天傍晚可到虎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