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对对,我听说,东北人二人转发达,也与农闲时间长有关系。”燕子说到:“据说他们一到冬天,地冻上了,没法干活,只好琢磨点生活情趣,是不是这样?”
“差不多吧,原因之一,我也不太了解。”
“但是,为什么,从艺术上来说,东北人,搞出了唱歌跳舞的,而四川人,却把川菜搞得吼吼神的?”武杰很敏锐。
“可能,与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有关吧。”冬子只好按这个思路来解释。
成都平原,从两千年前,有了都江堰后,就成了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良好的经济条件,不仅让他们有时间,还有点钱。所以,把大量精力投资于做菜,是有条件的。四川盆地为紫土,肥沃程度是仅次于东北的。但东北一年只种一季,收获当然不太大。四川历史以来,种两季庄稼,没问题。甚至,个别还有种三季的,当然是少数时间。
收获大了,食材的问题就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米,有了时间,怎么做,就有条件琢磨了。
“那重庆,是山区,是不是要艰苦些,但饮食也很发达啊?”李老师这个问题,差点把冬子难住了。
“所以嘛,以重庆为代表的下河帮,菜品,多以麻辣为主,制作过程,稍微简单些。比如火锅,就是一口锅,制作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并且,以麻辣为主,为什么?因为要尽力掩盖肚杂等低档食材的腥气。当然,与气候也有关系,湿气大,得追风除湿,麻辣味,也起这个作用。而上河帮,来源于成都平原,做菜的精细程度,完全不亚于江南鱼米之乡的淮扬菜系了。”
解释比较凌乱,逻辑不成体系。冬子对自己的说法,不太满意。但是,好像大家听起来,觉得他蛮有道理似的。这其实是思维方式与见识的降维打击。如果遇到孙总,冬子这种解释办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那重庆与成都,做菜风格如此不同,为什么都叫川菜系,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都属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