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汪小涵有些紧绷的脸就松弛了,隐隐地有了笑意。中午学校食堂吃糌粑,平时汪小涵不怎么爱吃这个,他总觉得这东西吃不饱。但现在他也像那些藏族学生们一样,把糌粑放在手里捏着吃。糌粑甜甜的,有一些奶香,味道很好。
汪小涵是山南省D城名校的教务主任,D城虽小,但是D城一些好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在全国都颇有名气。从来到藏区的第一天起,汪小涵感受着这里友好、和睦的氛围,同时也感觉到了某种程度的松散。从老校长让他抓教学的第一天起,他的心里就在纠结,要不要把以前在D城时那一套细化、量化的考核方式用在这里。他知道,他和许多老师都一样,都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在这里奉献,他不想让大家觉得他在吹毛求疵。可是,当他一次次地看到有的老师不拿课本就站在讲台上讲课,还拿自己对课本内容倒背如流沾沾自喜地炫耀,他还是决定选择性地推行一些细化、量化的管理方法。首先就是备课。
当汪小涵把备课的具体要求写出来贴在办公室墙上的时候,老师们的反应形形色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大部分教师都觉得汪小涵吃饱了撑的,就现在学生的学习水平,老师们闭着眼也能教的了他们!还用的着那样细致地备课?汪小涵这是怎么了?以为这里是黄冈中学?
不过,秀才们是不会造反的,最多也就是发发牢骚,该写的教案还要写,该备的课也按照汪小涵提出的要求备。可是,汪小涵感觉到了异样:那些在他刚来时就对他非常亲密的同事们开始与他保持距离,尤其叫他心里难受的是,就连张曼丽也好像疏远了他。张曼丽不再跟他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地说说笑笑,而且私下里也不再喊他“大叔”,而是喊他“汪校长”。
当然,在工作上,张曼丽还是原来的张曼丽。
她还是那么积极、那么热情,她像母鸡护雏一样热爱着她的那些运动员们,热爱着她的体育教学。同时,她的学生们的乐观也感染着张曼丽。这些孩子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了,有的孩子连热水瓶都没有,这里的冷风出奇地刺骨,但是他们只用那冰凉的水洗脸刷牙。尽管孩子们的饭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跟张曼丽从小的生活还是没法比。张曼丽真恨自己小时候的不懂事,——每天妈妈变着法儿地做好了饭,还得哄着张曼丽她才肯好好吃饭!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她上了中学之后!比一比眼前这些孩子们,自己的童年少年是何等地幸福啊!可是,即便如此,这些孩子们却从不叫苦叫累,而且永远是那么开心乐观!
藏族孩子们唱歌跳舞都很棒,绝大部分孩子都酷爱体育。张曼丽经常在上体育课的间隙跟孩子们坐在操场上唱歌,《天路》、《我要去西藏》、《坐上火车去拉萨》,甚至《青藏高原》,张曼丽唱不上去的地方孩子们都能唱上去,虽然有些跑调,但是他们的声音是那么干净,让人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恬静的幸福。她还跟孩子们踢毽子、玩游戏,孩子们也总是围绕在她身边。
张曼丽恨不得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把自己所懂得的东西都教给这些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们。面对孩子们崇拜的眼神,她感受到一种庄严的使命!她觉得他们不只是她的学生,而且是她的孩子!她不满足于教他们打篮球,她还想教他们打排球、踢足球。是的,中国足球的发展备受国民关注,谁能说这些活蹦乱跳、体质倍儿棒的孩子里就出不了个梅西和C罗呢?
学校里倒是有一个足球场,可是场地不仅不平整,而且全是小石块,孩子们踢着球经常摔倒,张曼丽就带领孩子们把石头子捡走。学校里没有排球场地,而且一个排球也是又旧又破的,张曼丽就从网上买了一个排球,在足球场上架上排球网,带着孩子们学习打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