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煜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章论史
元清平道:"西晋人陈寿撰《三国志》,罗兄欲锦上添花、砾中拾璧吗?〃罗本不以为然,道:"《三国志》是部史书,陈寿才学平庸,能编出此书已经是勉为其难了。我要写得是演义,写法不拘一格,注重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此书一出,必将震天憾地,人人趋之若鹜,成为天下第一奇书!〃越说越是豪迈激昂,顿时热血沸涫,脸颊通红,双目流光溢彩。元清平知其生性狂娟,口气大的足已吞天噬地,也不如何惊诧,只是寻思:"他才华横溢,若是心无旁鹜,痛下功夫,一定能写出《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奇书。〃但见罗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模样,知其心旌遐驰,并不打扰。
过了半晌,罗本问道:"你可知三国故事?〃元清平道:"我知道'望梅止渴`,'宴长江,曹操横槊赋诗`…。〃罗本截断他的话锋,问道:"难道你只知道曹操的故事吗?〃元清平道:"我还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故事。〃罗本道:"三国人物众多,你最是敬佩谁人?〃不待元清平回答,又道:"不要告诉我,你最是敬佩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排斥异己,残害荩忠,篡夺汉室神器,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此等大奸大恶的竖子,应受万世唾骂。〃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似乎曹操是他不共戴天的冤家仇敌。
元清平见他着意贬毁曹操,言论失之以衡,未能剀切中肯,说道:"曹操少机警有大志,不畏强豪,任洛阳北部尉时,做五色棒悬于尉廨门扉左右,但有犯禁者,不论贫贱簪缨,皆棒打之。他秉忠谠谏,为议郎时上书陈述窦武、陈蕃之冤。逐董卓、讨吕布、灭袁绍,匡扶汉室,功高盖世。他诗赋俱佳,兼且经略济世,可谓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罗本神色大变,顿时愠艴失望,疾言厉色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这么一个奸雄,你却当他是英雄,简直就是不识清浊不辨荩奸,好生糊涂!〃右手戟指,几乎触到了元清平的鼻梁。
元清平见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不禁愕然,道:"魏武帝一生毁誉参半,有瑕亦有瑜。我不知其奸在何处,请道其详,以释我之不惑。〃罗本双目瞪得比牛眼睛还大,厉声道:"你竟然称呼曹操为魏武帝?他这么个奸佞小人、乱臣贼子也配称皇道地吗?〃元清平道:"曹*后,曹丕废汉自立,追尊曹操为武帝,史称魏武帝,史书上就是这么称呼的。〃罗本脸色凛冽,有如严霜寒冰,道:"狗屁不通,史书上全是一派胡言,你怎么就偏听偏信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废汉篡位,曹氏满门都是大逆不道的奸贼。你怎么反而称道誉扬,往他们脸上贴金敷粉?〃
元清平生性耿直,当下据理力争,说道:"其实黄巾遍野,诸侯割据,而汉献帝懦弱无能,曹操精通韬略,执槊擎戟,戎马倥偬,半生奔波,才使得北域安定。他生前并未篡位,只是薨后才被曹丕追尊为帝。〃他通读史书,言之凿凿语之确确,一番侃侃纵言,没有丝毫谬误。罗本虽然气得大口喘气,却又无可辩驳,怔了良久,蓦然振袂而起,拂袖离室。
舒琴听到隔壁有争论之声,动静颇大,当下过来诘问。元清平道:"我们说到曹操,只是相见龃龉不合,并未争吵。〃舒琴不以为然,道:"为了一个古人争论不休,这值得吗?〃元清平道:"曹操声名毁誉,有瑕有瑜有功有过,是忠是奸,应须持平而论,不应一叶蔽目或是管窥蠡测。〃
过不多久,罗本又转身入室,道:"欲说三国,先定正朔。依你之见,谁是正朔谁是逆贼?〃元清平道:"史书有言:魏帝蜀寇,当然魏是正朔。〃罗本见他仍然固执己见,又急又怒,敛容道:"曹丕篡位自立,窃夺汉室神器,乃是大逆不道的巨奸憝而,岂可视为正统?司马光除了编撰有部《资治通鉴》,再也没有建树,想不到你的想法居然和他一样。我虽非朱子门生,也藐视理学,不过在这件事上,我却十分赞许朱熹。〃西晋以降,魏蜀谁是正统,时有争论。而以司马光和朱熹的论调最为著称,其原因在于一个是震古烁今的史学大家,一个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司马光奉魏为正统,朱熹则视蜀汉为正统,两人想法尤是捍格不入。罗本这般说法,虽无吹捧朱熹贬低司马光之意,但是看待此事,眼光却与朱熹相同。
元清平见罗本背道而驰,视正史为歪说谬论,于是问道:"依你看来,谁又是正统?是东吴还是蜀汉?〃罗本道:"自是蜀汉了。〃元清平道:"请道其详。〃罗本道:"你虽通读史书,但心智深受荼毒,以致辨不清忠奸善恶。不与你条分缕析,想必不会幡然憬悟。〃两人坐下,罗本又道:"昭烈皇帝是什么人?〃'昭烈`是刘备薨后的谥号。元清平道:"刘备是汉代皇室的远支宗亲,论辈分是汉献帝宗亲,故而有'皇叔`之称。〃罗本摇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昭烈皇帝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之玄孙,六十一岁称帝,建都益州,国号大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一则是汉室后裔,二则匡扶汉室,岂非正统?〃元清平欲待辩驳,罗本又道:"我知道你心中有不小的疑团,现下就给你一层层剥开。免得你雾里看花,什么都看不明白。〃顿了一顿,又道:"有汉一朝,方才有了汉族、汉人之说,自古洎今,惟有汉室才是正统。〃
元清平见他心中存有汉夷,不禁吸了口凉气,正色道:"现下天下混同,罗兄心中怎么还存着汉夷之别?〃罗本道:"汉夷不两立,此乃大义。正因刘备是汉室后裔,而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故而要奉蜀汉为正朔。宋辽金夏鼎足而立,虽然各自称孤道寡,但是赵宋是汉室,辽金夏皆是蛮夷,因此赵宋才是正统。蒙古铁骑踏破雁门关,虽然入主中原,但只是暂时窃夺汉室神器,终有一日会退回漠北。〃元清平道:"有德者居天下,赵宋无道才会亡国。〃罗本闻得此言,不禁勃然大怒,推案而起,大声道:"如此说来,你认为蒙古鞑子有德有道了?铁木真假道伐金,灭金之后转而攻宋,若非阴谋诡计,大宋岂会灭亡?你身为汉人,怎么反倒帮着蒙古蛮夷说话?〃元清平见他一口一个鞑子、蛮夷,更加不便自承身份,只得道:"我心中没有汉夷之分,无论汉人还是蒙古人都是大元子民。〃罗本道:"我要写得《三国志通俗演义》,书中拨乱反正,奉蜀汉为正统,好叫千千万万的汉室子民明辨是非懂得汉尊夷卑之至理。〃说这段话时,神情肃穆*,显然是其毕生夙愿。两人所见捍格不符,是夜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