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煜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本脾气虽大,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次日又谈笑生风,浑然没有把昨夜之争放在心上。元清平更是光风霁月,胸襟宽阔,仍旧以礼相待,心中毫无芥蒂。
停午时候,罗本一手拎着坛花雕酒,一手提着只麻袋回来,身后的书童抱着头小乳猪。舒琴奇道:"你要当猪倌养猪吗?〃罗本道:"我要亲手做几样采,要用到乳猪。〃舒琴随口道:"一定是烤乳猪。〃罗本卖个关子,笑道:"天机不可泄露。〃舒琴不以为然,道:"不就是烤乳猪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罗本摇头晃脑道:"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都知道这个道理,难道我不如他吗?吃乃是头等大事,岂可草率马虎?这一顿饭我要好生准备,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日。〃做一顿饭要准备七至十数日,舒琴只道他小题大作、故弄玄虚,没有再打听下去。
罗本道:"咱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你好生喂猪,先给清水它喝,待腹中浊物排尽之后,再喂以花雕酒,吃茯苓黄芪。吃饱睡足之后再牵它奔跑,最少要跑一柱香时间,如此周而复始,不许偷懒。〃书童连声应承。舒琴心想:"喂猪喝花雕酒,吃茯苓、黄芪,这烤乳猪可真下血本了!〃心中好奇,问道:"喂猪吃饱睡足也就够了,为何还要奔跑?〃罗本一本正经道:"若是只吃饱睡足而不活动,就会长膘,奔跑一阵,全身发汗,血脉畅通,肉质就会更佳。〃
龙门石窟古称伊阙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的龙门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宣武帝元恪景明初年徂始营建。计有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龛七百五十个,造像九万七千三百零六躯,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八十块,佛塔三十九座,另有若干小龛。石窟取材鲜明,主要是佛像及侍者群。刀法圆润流畅,造像慈祥和蔼。及至唐朝的造像,变化更加繁复,佛像形体更加丰腴,衣褶的线条也更加柔和。
三人联袂来至龙门石窟,但见众佛像神龛依山而凿,虽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沥、霜侵雪降,仍然片微无损,仿佛近日才镌刻出来的。惊叹于前人高超的智慧、精湛的技艺之余,元清平心想:"居天下者,当施仁政行王道,于民生养休息。南北朝、唐朝的帝王们崇佛,为了一己之好,征发无数工匠,耗费无数钱财,大肆营造寺庙佛窟,劳民伤财,蔑以复加。虽然为后世留下了煌煌古迹,但是当时的黔首百姓必定受尽苦难。〃心中感慨万端,既赞叹石窟的雄伟,又怜悯斯时的苍生。
罗本道:"纵观古今,我惟独基敬佩卧龙先生一人而已,余人皆不入我眼。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真是可敬可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可悲可叹!〃元清平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此语本是刘邦赞誉张良的话,罗兄用在诸葛亮身上,只怕不怕妥当。〃罗本强辞夺理道:"我借过来用用,又有何妨?张良无谋少略,目光短浅,汉高祖谬赞他了,惟有诸葛先生才当得起此语。〃攥拳振臂、面凛目赤,神情激动万分。顿了一顿,又道:"自今日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乃是赞誉诸葛先生一人之语,再与张良没有丝毫干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一定要写进去。〃
舒琴忍不住道:"这顶帽子明明是张良的,你却偏偏要戴到诸葛亮头上,岂非张冠李戴?〃罗本原本想说'妇人之见`,终于还是忍住了,道:"诸葛先生长谋略、精韬武、工技巧、擅文章,实为天下第一奇人!唉,怎奈天妒英才,出师未捷,就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慨叹一声,又道:"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这首诗文吟得豪迈悲怆,兼而有之。
元清平知稔诸葛亮并非真的算无遗漏,当下道:"罗兄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加于诸葛亮之身,其实言过其实了。〃罗本景仰诸葛亮如若神灵,绝不许有人亵渎,当下道:"言隆中对策是长谋略,火烧赤壁是精韬武,制木牛流马是工技巧,撰《出师表》是擅文章。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巧借荆州、大破曹贼。岂非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元清平见他怒发戟立、血脉贲张,知道若是争锋相辩,必然又是不欢而散。但他凡事认真,心中所想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等罗本神情缓和之后,方道:"其时蜀弱魏强,诸葛亮六次北伐,一胜五负,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凡人在世有长有短,有功有过,后人应要持平而论秉公而衡,不应因为喜好某人就大加褒扬,也不应因为殚憎某人就大肆诟病,因此我要劝罗兄不要奉诸葛亮为神灵。〃本以为罗本会有所省悟,殊不知他竟越听越气,最后发作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意不迩不相为谈。〃怒气冲天之下,拂袖而去。
舒琴道:"这人又狂妄又固执,大哥为何要折节下交?〃元清平道:"凡人都有偏好厌憎,不足为怪,他不过是爱憎分明罢了。他胸中包罗河岳,六艺九流无所不通,端的是了不起的奇才,岂可失之交臂?〃舒琴见兄长如此抬举罗本,大不以为然,道:"这人字是识得几个,有没有真本事却很难说。〃虽然交往时浅,但罗本的脾性喜好、志向才学,元清平已然了如指掌。《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尚未成书,但他已知书中将要写些什么,一者奉汉为正朔,再者神化诸葛亮,次者贬毁曹操。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还有更深一层意图,那就是尊汉黜夷,排斥异己。想到这些,元清平不禁忧心忡忡,心想:"汉人们都和罗本一样的想法,视蒙古人为仇敌吗?刘基不是,李善长也不是,他们视众生平等,无分彼此,才是真正的经略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