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儿喜欢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掏出个褪色的信封,晚晴认出那是多年前他被关押时写的绝笔信。信纸边缘被摩挲得发毛,字里行间晕染着水渍:若此生无缘再见,请记得秦淮河的月亮曾为我们照亮过同一片夜空。
该还给你了。顾承钧将信封轻轻放在茶桌上,起身时风衣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微微摇晃。
晚晴追到店门口时,顾承钧的背影已经融入熙攘的人群。霓虹灯牌的光晕里,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他也是这样消失在秦淮河的烟雨中。周明远的手搭上她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夹袄渗进来:进屋吧,儿子在等你讲故事。
月光漫过新漆的招牌,周氏绸缎四个金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晚晴将信封小心收进樟木箱,那里还躺着顾承钧送的照片、周明远的婚书,以及半块带着历史余温的青花瓷片。窗外,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有人在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第六章
岁月沉香
南京城的梧桐树又添了十圈年轮,周氏绸缎庄的木门在晨雾中吱呀开启时,总会惊起檐下的灰鸽。晚晴握着铜锁的手已不复当年纤细,指节上爬满了岁月的纹路,却仍记得将钥匙插进锁孔时,那声熟悉的咔嗒。
1955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周明远正在后院晾晒新到的杭罗,忽听得前厅传来骚动。晚晴快步穿过挂满绸缎的回廊,看见几个穿制服的年轻人正围着柜台,其中一人手中的相机镜头泛着冷光。苏女士,我们是《南京日报》的记者,想采访您关于老字号复兴的经验。为首的姑娘递上介绍信,目光却被墙上的老照片吸引——泛黄的合影里,年轻的顾承钧站在醉仙楼前,身后的秦淮河上画舫如织。
晚晴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相框边缘,往事突然变得清晰可触。自从顾承钧那次离去,她只在报纸上零星见过他的名字:日内瓦会议现场的报道、非洲饥荒专题摄影、柏林墙下的新闻特写。那些铅字里的世界动荡不安,而她守着绸缎庄的一方天地,将青丝熬成白发。
母亲,有位客人找您。儿子周念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转身时,她看见门口站着个拄拐杖的老者,驼色风衣的领口微微敞开,露出褪色的蓝围巾——正是顾承钧离开南京时戴的那条。两人的目光相撞,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