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伙计哈着腰过来点菜了,脸上堆着笑介绍道::今天店里有挂糊炸呢!几位好运气,这可是咱陕菜极品,平时难得一见啊!要不要来一份
嗯这菜名有趣!说说,是啥极品恩泰来了兴趣。
其实按我的想法,是一人来一碗面,快点吃完了好早点歇息,明天怕是还要赶路呢!但瞅瞅师傅和恩泰,倒好像兴趣挺浓。师傅尽管没说话,但从他翻巴翻巴递给伙计的眼神里,倒也是期待着伙计能介绍得详细点儿。
哈,好勒!好勒!客官听这菜名好怪,是的呢!咱陕菜取名往往都有趣,但道道菜皆有渊源呢!就说这挂糊炸,那可是西周八珍之一,属炮豚一珍。《礼记。内则》里面有记载。其实就是取一仔猪或羔羊,宰杀洗净,肚内塞满枣,用嫩芦苇之类的缠绕紧包,然后涂上厚厚的泥,置于文火上烤。待烤干差不多大半熟后,掰开泥,撕去表层的膜,再用酒糟和米粉搅成糊状,敷于仔猪或羔羊脆皮上,下油炸,焦黄后取出,再放在一只青铜鼎中调上香,小鼎外再套一只更大的鼎,两鼎之间放入热水,大鼎下架火,再烧一段时间,便可调上酱等食之了。其实据史料记载,汉代后,炸成焦黄之后便可上桌蘸料吃了,倒是省了青铜大鼎那个环节。青铜大鼎那是周秦年代的事了,汉唐之后哪还有青铜啊!不过味儿可没变,还是周秦时代的味儿呢!咋,是不是来一道尝尝
好好!来一道!恩泰有些迫不及待了。
师傅开始眯着眼吞云吐雾,我倒是从心底里开始佩服起这伙计来。一个陕西小县城里的普通小饭店里的年轻伙计,介绍起陕菜来竟然能随便引经据典,话说得如此顺溜,毫不打磕绊,委实让人不能不刮目相看!说陕地满是周秦之遗风,汉唐之余韵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也许是我们赶巧了,恰好碰到个不一般的伙计。谁知道呢!
伙计一口气推荐了五六道陕菜中的名菜,什么五侯鲭、葫芦鸡、奶汤锅子鱼、温拌腰丝、爆双脆、商芝肉,恩泰全点了,另外还要了壶陕西名酒,正宗西凤酒,看来这小子今天中午没吃好把他委屈得够呛,非要晚上补回来不可了。
伙计十分高兴,一人面前摆了双筷子,搁了个茶杯,拎了壶刚沏的热茶,将每个杯子里倒满了,又端来一盘水煮花生米,说是老板特意赠送的,然后才哈着腰小心倒退着去厨房张罗去了。
伙计刚退下,我陡然发现师傅猛的把眯着的双眼睁开了。先是将几乎不离手的烟袋放在了桌上,然后就把茶壶拎到了自己眼前,并不倒水,而是把自己的那双筷子分开,分别搁在了茶壶的两边,再把茶壶盖子拿起,摆放在茶壶的前方。
就这么摆着,半天没动,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