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年后,金陵朱雀桥头。五岁的林穗蹲在地上,看蚂蚁搬运稻壳。他穿着绣着稻穗的小衣,发辫上系着江雪新染的蓝绳。父亲,稻穗为什么弯腰呀他仰头问道,眼睛像极了江雪。
林牧抱起儿子,指向远处的稻田:因为它装满了粮食,就像人有了学问,要懂得低头。他摸出那个褪色的U盘,知道吗爹爹小时候,在很远的地方种稻子,后来带着它们来到这里,让很多饿肚子的人吃饱了饭。
街角,张老汉的孙女推着陶车经过,车上摆着新烧的稻穗纹陶罐:林大人,尝尝新麦做的炊饼她的孩子趴在车边,手里攥着稻穗风车,正是当年小穗儿的模样。
远处,江雪带着农科院的学徒走来,手中捧着新培育的稻种:山区的百姓说,就算是石头缝,‘镇海浪’也能扎根。她鬓角微白,眼中却闪着和十年前一样的光,下一站,咱们去岭南,教那里的人种水稻,好不好
风从长江吹来,带着湿润的稻香。林牧望着江面的商船,船帆上的稻穗徽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忽然想起初到南唐时的旱田,想起掌心的U盘,想起实验室的荧光水稻——原来,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穿越时空的科技,而是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愿意弯腰耕耘,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最贫瘠的土地上。
好,他对江雪笑,又低头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我们去岭南,去更远的地方,让所有长不出粮食的土地,都开出稻花,让所有挨饿的人,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长江水依旧滚滚东去,带走了乱世的烽烟,却留下了满地稻香。在这个属于五代十国的秋日,在这片曾经干旱的土地上,一个关于耕耘、关于希望、关于传承的故事,正在继续——而故事的主角,永远是那些心怀热望、脚踏实地的人,和他们手中,永不熄灭的,耕耘之火。
第九章
十年心血
显德十年春,金陵城的垂柳刚抽出新芽,朱雀桥头的米市已热闹如沸。林牧靠在桥栏上,看五岁的林穗蹲在青石板上,用稻壳摆成小小的水车形状。孩子的小衣绣着江雪新设计的连穗纹,发辫上系着从淮南带来的红绳——那是张老汉的孙女小穗儿特意编的,说能留住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