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6/6页)
月光下的云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远下个月就去美国了。周正辉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镜片后的眼睛泛红,他说想读社会学,研究家庭关系。他自嘲地笑了笑,笑声里带着苦涩,多讽刺,我们这个畸形的家庭,倒成了最好的反面教材。
江面上突然驶过一艘货轮,汽笛声撕裂浓雾。周正辉从口袋里掏出枚生锈的钥匙,钥匙孔处缠着褪色的红绳:这是我妈跳江那天攥在手里的,后来在她遗体口袋里找到。上个月我才发现,钥匙能打开老房子的地窖。地窖里尘封的保险柜中,除了周德昌贪污的账本,还有整整二十本日记,每本扉页都写着同一句话:写给我从未尽过责任的儿子。
夜幕降临时,我回到刑警大队。档案室里,周氏纵火案的卷宗静静躺在铁柜中。但在它下方,新的档案袋正在累积厚度——匿名举报信、财务审计报告、证人证词。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新的故事,而有些伤口永远无法真正愈合。当我再次翻开周德昌的日记,某一页的批注让我驻足:原来恨与爱从来不是对立的,它们就像硬币的两面,在岁月里磨得血肉模糊。
三个月后的深夜,我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异国的电流杂音:刘警官,我在整理奶奶遗物时,发现了更可怕的真相。他发来的照片里,是李秀琴年轻时的日记本,其中一页用红笔反复写着:是我害了美兰,但老周才是罪魁祸首。为了保住周家的秘密,我只能让所有人永远闭嘴。
窗外又开始下雨,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与一年前火灾那晚的雨声重叠。我望着办公桌上未完成的结案报告,突然意识到,这个案子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真相。周德昌的忏悔、李秀琴的赎罪、周正辉的报复,还有周明远眼中尚未熄灭的困惑与希望,共同构成了人性最复杂的图景。
当晨光再次照亮城市时,我将新的证据补充进卷宗。但我知道,有些答案永远不会被写进档案——比如陈美兰在遗书里画的小太阳,比如周正辉在看守所里教其他犯人认字的视频,又比如周明远在越洋电话里说的那句:或许我们这一代人,该学着放下仇恨,重新定义'家'的意义。
江水依旧在城市边缘奔涌,带走无数秘密,也孕育着新的故事。而我的工作,就是在这永恒的流动中,守护那些不该被遗忘的真相,即便真相本身,如同迷雾中的灯塔,永远带着朦胧的伤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