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探微孔子之问:仁心何以烛照礼乐文明 (第9/35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种多元阐释并非思想的矛盾,而是体现了
“仁”
作为道德本体的丰富性与开放性。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言:“仁之一字,包举众德,故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仁”
如同道德的
“太极”,蕴含着诸种美德的可能性,有待个体在具体的伦理实践中展开与实现。
(三)仁与礼的本体论思辨
在哲学层面,孔子的
“仁礼之辨”
触及了本体与现象的哲学范畴。“仁”
作为道德本体,是无形无相的精神实体;“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