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逐利而行,多生怨怼 (第4/10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历史的舞台上,因逐利而身败名裂的人物不胜枚举。南宋时期的秦桧,为了个人的权势和利益,力主与金国议和,疯狂打压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秦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甚至不惜伪造证据,以
“莫须有”
的罪名残忍杀害了岳飞。岳飞一心抗金,收复失地,却因秦桧的一己私利而含冤致死。秦桧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引发了广大民众的愤怒与怨恨。他的名字从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到了世世代代人的唾弃。
明朝的严嵩,同样是一位典型的逐利权臣。他凭借着皇帝的宠信,把持朝政,大肆贪污受贿。严嵩父子在朝中卖官鬻爵,公然收受贿赂,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他们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明朝的政治生态,导致官场腐败丛生,官员们纷纷效仿,以权谋私,国家的治理陷入混乱,实力逐渐衰弱。严嵩的恶行最终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强烈不满,在被弹劾罢官后,他的家产被抄没,自己也在穷困潦倒中悲惨死去,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成为了历史上因逐利而走向毁灭的典型人物。
三、哲学视角下的义利之思:对
“放于利而行”
的深度剖析
(一)伦理学维度的批判与反思
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放于利而行”
的行为与功利主义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功利主义强调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功利主义注重的是结果的善,希望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然而,“放于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