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11页)
用户馥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ata-fanqie-type=pay_tag></div>
体检那天,负责登记的军官看到他的学历很惊讶:初中毕业难得啊!就这样,刘贵友穿上了军装。临行前,母亲连夜给他纳了双千层底布鞋,鞋垫里缝了个小布袋,装着一把家乡的麦粒和一张写着平安的字条。
新兵训练在河北的一个军营进行。寒冬腊月,呵气成霜。刘贵友因为文化程度高,被选为连队文化教员,负责帮战友们扫盲。训练间隙,他就在雪地上用树枝教大家认字。有个山东来的大个子王铁柱,手榴弹能扔六十米远,却总把保卫祖国写成保卫祖田,成了全连的笑料。
刘教员,俺这粗手拿锄头还行,拿笔比扛炮弹还累!王铁柱挠着头说。刘贵友就手把手教他:你看,'国'字就像一块田,四面都有墙保护着...三个月后,全连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写家信了,团政委来视察时直夸三连的小秀才们。
1952年,部队选拔优秀士兵去军校深造。刘贵友因为教学有功,被推荐到石家庄陆军学院学习通讯技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电台、电话交换机这些高科技。教材全是俄文翻译过来的,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他就天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常常学习到凌晨。
刘贵友,你又在'偷电'!管理员老张总这样说他,因为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走时还要帮忙关灯(偷电是当时对占公家便宜的俗称)。但老张心疼这个刻苦的年轻人,常常偷偷给他留门,还会塞给他半个馒头当宵夜。
军校毕业时,刘贵友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分配到某师通讯连任技术员。朝鲜停战后,他随部队驻防山西。1958年,国家号召干部支援地方建设,已是少尉排长的刘贵友主动申请转业。退伍那天,团长拍着他的肩膀说:秀才,回去好好培养下一代!
他带着一个樟木箱的书籍和一枚三等功奖章回到了家乡。县教育局分配他到离老家三十里的一个村小任教。学校只有三间土坯房,窗户糊着泛黄的报纸。二十多个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混着教。
第一节课,刘贵友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五个大字。阳光从屋顶的破洞漏下来,照在孩子们仰起的小脸上。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父亲临终那句话的全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