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2/30页)
林深闻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提着的纸袋,也成了固定的道具。有时是金黄诱人的蛋挞,有时是表皮烤得焦糖般透亮、肥瘦相间、挂着浓稠蜜汁的叉烧酥,有时是热气腾腾、皮薄馅足、隐约透出虾仁粉色的虾饺。每一次,都是荣记当天最拿得出手的、刚离蒸笼烤炉的精华。
苏老师!今日嘅‘学费’系叉烧酥!斩件嘅叉烧粒粒爆汁,酥皮脆过薯片!他人未到,声先至,带着一股刻意为之的熟稔和热情,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
苏玥大多数时候只是从电脑屏幕或图纸上抬起眼皮,淡淡地瞥他一眼,不置可否。有时会直接丢给他一叠打印好的资料:岭南建筑纹饰图谱,先看这个。或者在他放下点心时,指着他带来的虾饺,冷不丁冒出一句:褶子不够紧实,力度不均匀,蒸出来容易破皮露馅。告诉德叔,手腕要再沉半分。
陈启荣起初还会争辩几句,说德叔几十年的手艺如何如何。但苏玥总能精准地指出图片上某个细微的、他从未留意过的褶皱缺陷,眼神笃定得不容置疑。几次下来,他竟也乖乖记下,回头真的跑去后厨,顶着德叔的白眼和你懂个屁的咆哮,把话传过去。结果……德叔虽然嘴上骂骂咧咧,但下一次蒸出的虾饺,那褶子似乎真的更完美了些。这让陈启荣看苏玥的眼神,越发多了几分奇异的信服。
他不再只是大大咧咧地坐下就吃。他开始学着苏玥的样子,拿起一个点心,先仔细端详。看叉烧酥那层层叠叠、薄如纸的酥皮如何在灯光下透出诱人的油润光泽;看虾饺半透明的澄皮里,粉嫩的虾仁和碧绿的笋丁如何构成一幅微缩的山水画;甚至看一个普通的奶黄包,那光滑白皙的表皮上,用食用色素点出的那一点红,位置是否恰到好处。
为什么是这里他指着奶黄包上的红点问。
重心,视觉的焦点。就像国画里的印章。苏玥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随口解释,偏一分则乱,正一分则呆。
陈启荣若有所思,拿起包子,对着光左看右看,竟觉得这小小的红点,似乎真的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韵律。
苏玥的工作室也成了他观察的场所。他注意到她用来装凉茶样品的玻璃瓶,瓶身是简洁的圆柱体,瓶口却设计成一个小小的、微微外翻的玉兰花瓣形状,优雅又含蓄。她给客户展示方案的PPT,背景是极淡的米灰色,像陈年老宣纸的底色,上面点缀的图纹是提取自广彩瓷器的缠枝莲,但线条被高度简化,只保留了最精髓的流动感,充满了现代的呼吸感。她工作室里唯一一件装饰品,是一个小小的、摆在窗台的粗陶罐,里面随意插着几支枯莲蓬,在阳光下投下嶙峋疏朗的影子,竟也别有一番禅意。
枯的比鲜的好看他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