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枝江建校组建采购小队 (第4/12页)
cjz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萝卜汤价高企,小店仍然门庭若市,熙熙攘攘顾客盈门,因为当时能果腹充饥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网上曾经疯传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多少多少人!有人问我,你是过来人,你说说。
我说,饥饿确实亲身经历,我们在城市里,属于城市人口(非农业户口)有国家定量保底,虽然饥饿难耐,还没有亲眼看见饿死人,但亲见撑死人!
什么?撑死人?
是的,胃扩张!
元旦休假,学校食堂退给同学八两粮票,以供同学外出时在外就餐用(在外吃饭需要粮票和人民币同时才能购买),当然也可以在学校食堂用粮票进餐。
我们当时的粮食全日按早上2两中午和晚上各3两分配,还有2两按劳动强度作为机动。这样的定量在今天物质丰富营养过剩的减肥时代,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在物资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每月二两肉三两油,没有辅食,没有替代品,每天还得进行沉重的体力劳作,同学们饿得面黄肌瘦,脸浮腿肿
午后,我和同学在上街溜达,路过萝卜小食店看见选矿班的一位学友,桌前一盘萝卜,一碗白白的大米饭,正在痛快淋漓地大快朵颐。
他勾起我们的饥肠,我和选矿班的同学打了个招呼,他是我在“力学”课讨论时认识的。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被老师推荐,他们班的邀请,去他们班交流力学学习心得。说认识只不过面熟而已,好像叫卫喾彰,上海人,虽然是说的普通话,稍不留神就溜出来“阿拉,阿拉,侬”的沪音,当时我不认识“喾”字,事后查字典“喾”念(ku)中国历史中的传说的人物,为五帝之一。
我和同学共买一碗萝卜汤,这是当时唯一不要粮票的辅食,囊中羞涩,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算是奢侈!向服务员要了个空碗,一分为二,我们慢品细嚐,以解腹饥口馋。当然相对于选矿学友卫喾彰的“大餐”我们显得有些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