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申不害推行君主独裁统治,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独裁统治的后果:君主把官员当成仆从,轻则谩骂,重则杀头;官员把百姓看成奴隶,对他们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君主在官员面前唯我独尊,官员在君主面前俯首贴耳,唯唯诺诺。大官在小官面前鼻孔朝天,小官在大官面前毕恭毕敬。小官在百姓面前飞扬跋扈,百姓在官员面前奴颜婢膝。国家与国民形成了鲜明的敌对关系,上级与下级也同样存在着严重对立。
庄周最看不惯用“术”与“唯我独尊”的做派。他看到的是一个日益衰败并逐渐走向灭亡的韩国,在这样的诸侯国他无法施展才能。
庄周听说魏国南部有一片栗林,那里风景优美。那地方叫雕陵。下一站,他要去雕陵游览,借机了解一下魏国的情况,以便确定去魏国采取的行动。庄周感觉,对老子、黄帝的瞻仰,提高了对“道”的觉悟,就像鸟儿丰富了羽翼。然后,他要展翅高飞。他要去魏国看看恵施与田需,他二人都在魏国做官。庄周最终想在魏国谋个差事。他感觉,这个愿望的实现,不是一个难题。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全部寄托在了惠施、田需身上。三个同学若能在一块做事,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圣明的人都明白事理,时势不宜,就守拙隐居,等待时机;如果时机到来,就乘势而行,然后位极人臣,建立盖世功业。庄周游学的目标逐渐明朗化了。
初夏时节,庄周来到了雕陵。
庄周来此游历时还叫刁陵,名字的由来与古代大思想家庄周有关。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庄周曾游历此地。因为《庄周·山木》里有“庄周游乎雕陵之樊”的句子,后世人把刁陵改成雕陵,雕陵便成了魏国一个响当当的地名。
庄周经过一路劳苦,在他游学的下一年初夏,来到了雕陵。
初夏的太阳照耀着冈峦起伏的雕陵,栗林上空传来杜鹃美妙的叫声,使这里的景致,显得格外浩渺:雕陵前有雕梁溪屿,后背大川烟霞。岗下川原无际,烟波浩渺,渔舟悠悠。岗上遍是绿茵茵的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