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文学之都 (第4/7页)
长夜风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沙漠里可长不出金庸的武侠世界、许冠杰的市井金曲,更养不活《我城》里西西笔下那座充满想象力的城市。
不过小时候读金庸,我最困惑的是——为什么郭靖在大草原练功,杨过在襄阳城断臂,萧峰在雁门关自尽……却从没一个主角来香港?
现在我才明白,金庸的江湖本就在香港。他笔下的侠客,是南来文人的化身——带着故土的记忆,在陌生的土地上重建精神家园。那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不正是香港文化人骨子里的担当吗?
而今天的香港年轻人,比金庸那一代更幸运。你们不必在战火中逃难,也不必在殖民地的夹缝中求存。
你们可以坐在诚品书店的窗边写诗,可以在深水埗的茶餐厅里构思,甚至拿起手机就可以在部落格上留下几行诗句。”
张潮的声音清亮如罄,又像一阵风一样从这个小小舞台吹出去,穿过街巷的缝隙,钻进那些狭窄的居住空间里——那里也正有人用电视、用电脑听着张潮的演讲。
台上的张潮也完全沉浸在回忆和情绪当中,他胸中涌起许多场景:
有小学时和同学用木棍比划着“华山论剑”的童趣;有初中时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大唐双龙传》的惊险;有高中时哑着嗓子学唱《光辉岁月》《大地》时的豪情……
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和日本的动漫、美国的大片一样,深深影响了像他这样的大陆“80后”,是小城、小镇青年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