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村的阿索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99年3月12日。我的生日。一笔如此巨大的、沉重的起点。我的呼吸窒住了,指尖停在那行字上,微微发抖。那个我从未谋面、因生我而永远离开的妈妈,她的生命,就这样被冰冷的数字凝固在了这本账的起首。
我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指尖带着轻微的颤抖,一页一页翻下去。那些密密麻麻的、几乎爬满每一页横线的字迹,用一种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勾勒出我十八年来的全部轨迹:
1999年4月15日,奶粉(雀巢)一袋,42元。
1999年6月3日,打预防针(百白破),8元。
1999年9月10日,小棉袄(红格子),25元。
字迹起初很工整,后来渐渐带上了一些潦草和匆忙,但每一笔都记录得无比认真。那些数字,对应着那些早已湮没在时光尘埃里的琐碎事物——一件小小的棉袄,一罐奶粉,一支预防针……它们如此微小,却又如此具体,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被这账本无声地串连起来。
翻页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店里格外清晰。我看到了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学费,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坏车筐的赔偿,小学时买《新华字典》的支出,初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报名费,高中住校的第一个月伙食费……每一笔,都标注着日期,金额,用途。它们像一条条清晰的刻痕,忠实地记录着时间在我身上碾过的印记,也记录着一个父亲肩头不断累积的、无声的重量。
翻动纸页的手指越来越僵硬,视线也开始模糊。那些冰冷的数字,此刻却像带着滚烫的温度,灼烧着我的指尖和眼睛。十八年,六千多个日夜,浓缩在这本纸页泛黄、边角磨损的账本里。我仿佛看到一个男人,在深夜打烊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就着面馆昏黄的灯光,在油渍斑斑的桌子上,一笔一划,记下女儿成长所需的每一个铜板。那灯光映着他额头的汗,也映着他眼中或许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
终于,我翻到了账本的最后几页。目光落在最新的一笔记录上,那墨迹还很新,蓝黑色,带着刚写下不久的湿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