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7/18页)
泛舟常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围坐在一起,喝着香甜的莲子粥,谈论着诗词文章、家国大事。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为屋内的人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文仪一边喝粥,一边分享着自己对《资治通鉴》中某段历史的新感悟;陈安之则说起私塾里学生们的趣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曾德慈偶尔插上几句,见解独到又不失温婉;王婶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时不时为大家添粥。在这一方小小的书房里,没有外界的战火纷飞,只有书香、粥香与欢声笑语交织,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卷。
然而,这份宁静终究无法长久。
远处隐约传来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刻的祥和。文仪和陈安之对视一眼,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那急促的马蹄声,像是命运的警钟,提醒着他们身处乱世的现实。
他们都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即便是偏安一隅的富川镇,也难以独善其身。但此刻,他们更愿意珍惜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将希望与期许,寄托在怀中尚在襁褓的“云孙”身上,盼望着他能在未来的岁月里,为这风雨飘摇的家国带来一丝曙光。
文仪轻轻抱起“云孙”,看着孩子纯净的眼眸,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如何,都要将他培养成才,不负这乱世中的使命。
三、烽火边陲:南宋的危机四伏
端平三年(1236年)7月的热浪裹挟着焦土气息,掠过残破的南宋都城外围城墙。自年初起,蒙古铁骑如汹涌潮水,接连踏破蜀地关隘、侵入江汉平原,铁蹄所至,烽烟蔽日。
此时的南宋边疆,城池大多在战火中呻吟,百姓于流亡中悲号,千里山河笼罩在血色阴霾之下。绵竹关的箭楼在烈焰中轰然倒塌,嘉陵江边堆积的战船残骸随波沉浮,难民们扶老携幼的身影,在漫天黄沙中逐渐模糊成绝望的剪影。
临安皇宫内,垂拱殿的蟠龙柱上,烛火将皇帝宋理宗赵昀的身影拉得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