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咪的徒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子,你知道建物流要多少钱吗老张急得拍桌子,租仓库、买货车、招配送员,这是个无底洞!别人都用第三方物流,轻资产多好。江湖上更是炸开了锅,有人说我放着阳关道不走,偏要学愚公移山,还有人编段子:李东养马修驿道,迟早把自己累死在半路。
他们不懂,我要的不是一时的轻巧,是长远的根基。用户在我这儿买了正品,却因为物流慢、包装差坏了心情,那之前的信任就全白费了。我带着团队跑遍北京周边的仓库,在通州找到个废弃的厂房,墙壁斑驳,地面坑洼,我却看得两眼放光:就这儿,改造成咱们的第一个物流中心。
启动资金成了难题。改造仓库、采购设备、组建配送团队,第一笔投入就需要几千万。正当我愁眉不展时,资本圈的资本老仙徐新找到了我。她戴着珍珠耳环,说话慢条斯理:我去你仓库看过,配送员给用户送件时会脱鞋进门,这种细节别人学不来。她当场拍板:你修路,我递锤,一千万美元,我投了。
那笔钱像及时雨,却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每天一睁眼,仓库租金、人员工资、油费都是钱。有次暴雨冲坏了仓库屋顶,我和配送员一起搬沙袋堵漏水,浑身湿透了还在笑:这下咱们的防水测试算通过了。配送员小王骑电动车送件,冬天冻得手生冻疮,我看着心疼,给每个人配了加热手套和护膝,说:兄弟们跟着我吃苦了,以后会好的。
质疑声从未停过。有同行在行业会上公开嘲讽:京东这是自寻死路,物流投入太大,根本收不回成本。连公司内部也有动摇,有人偷偷递辞呈,说跟着我看不到希望。我没解释,只是把用户签收时间贴在办公室墙上,每天盯着那个数字——从最初的平均4.8天,一点点往下减。
2012年冬天,我们的赤焰军终于练成了211限时达神功:北京用户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就能收到货;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早上送达。第一个享受到服务的是个程序员,他凌晨下单买键盘,早上7点就收到了,专门打电话到客服部:你们是开直升机送的吗那天我在仓库看着配送员们出发,他们穿着印着京东标志的红马甲,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
江湖彻底安静了。当其他平台的包裹还在物流中转站积压,我们的配送员已经能笑着跟用户说请签收。有次暴雨天,小王把包裹裹在雨衣里,自己淋成落汤鸡也要保证货物干爽,用户拍了照片发在网上,配文这才是真正的责任。那五年,我们烧掉了数亿资金,却换来了用户最珍贵的评价:在京东买东西,放心、省心。
4
曼陀山庄夜宴
2011年的互联网江湖,暗流涌动。阿里神教凭借庞大的流量帝国,开始四处扩张,他们看中了京东的自营根基,派来使者:十五亿美元,把京东并入阿里,你当分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