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糕就够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戚夫人放下手中的针线,目光似乎飘向了窗外,陷入回忆:“他性子也好,待人接物温和有礼,从不因家世才学而骄矜。最难得的是……他对你……”
戚夫人顿了顿,似乎在选择措辞,眼中忧虑与欣慰交织,“这些年,你缠绵病榻,外头的人情冷暖……唉。可南鸢这孩子,从未疏远过。他虽因男女大防不便常来探望,但隔三差五,总会让人送来些东西。有时是寻来的珍本古籍,想着或许能给你解解闷;有时是些精巧的玩意儿,像上次那个会唱歌的西洋八音盒;有时是些难得的补品药材……上次那块暖玉,更是他特意托了南边的朋友,花了大力气寻来的上品羊脂暖玉,说是贴身戴着最能温养心脉,压制你夜里惊悸的毛病……”
提到那块玉,戚夫人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浓重的惋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只是……唉,这次玉佩碎了,”戚夫人叹了口气,拿起针线却无心再缝,忧心忡忡地看着女儿,“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不吉利的兆头……更不知南鸢知道了,心里会怎么想。那玉……他寻得不易,也是一片至诚心意……”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对郑南鸢感受的在意,也透露出对这段“情谊”(无论是何种情谊)可能因此受损的担忧。
苏陵音安静地听着,心中对郑南鸢的形象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出身名门、年轻有为、温文尔雅、对病弱的戚白茶关怀备至、心思细腻……这几乎符合所有闺阁女子心中理想的良人形象。难怪原主会将他送的玉佩视若珍宝。戚夫人言语间流露出的对郑南鸢的欣赏和维护,也印证了此人在戚家眼中的分量。
然而,苏陵音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越是“完美”的表象,有时越可能掩盖着什么。玉佩的碎裂,真的只是意外吗?如果原主如此珍视,怎会轻易失手?若是人为……动机又是什么?嫉妒?阻止?还是某种……警告?而且,一个前程似锦的世家公子,为何会对一个久病不起、几乎被宣判了“死刑”的闺秀如此长情?仅仅是出于世交的情谊和仁善之心吗?
这些念头如同水底的暗礁,在她心中若隐若现。她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顺着戚夫人的话,露出一个虚弱而带着歉意的笑容,声音细弱:“是女儿不好……让娘操心,也辜负了郑公子的心意了……”
她将话题轻轻带过,不再深究。现在还不是深挖的时候,她需要更多信息,也需要一个契机。
窗外的世界与心中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