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拾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天下午我就去二手市场淘了个恒温加热板,摊主说这是实验室淘汰的,温度能精确到±0.5度。我还买了烧杯、漏斗、玻璃棒,堆在桥洞角落里,像个破烂实验室。
瘸腿老头看着我忙前忙后,突然说:我认识个收废品的,专门收工厂废料,里面有不少这种杯子。他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条,这是他电话,你说是老瘸介绍的。
我按着地址找过去,在郊区的废品站见到个光头大叔。他指着堆成小山的酸奶杯说:这些都是从食品厂收的残次品,五块钱一麻袋,要多少有多少。
那天我雇了辆三轮车,拉了十麻袋杯子回桥洞。疤脸的人看见,远远地骂了几句,没敢过来------上次我拿着菜刀追了他们三条街,估计是怕了。
提纯的过程比想象中难。按林溪的方法,先用柠檬酸溶液浸泡薄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放在恒温板上烘干。可每次到最后一步,颗粒总会黏在一起。我守着加热板熬了三个通宵,眼睛红得像兔子,终于发现温度升到58度时必须断电,利用余热烘干才能保持颗粒的松散。
成了!那天凌晨,我看着烧杯里亮晶晶的颗粒,激动得手舞足蹈。瘸腿老头被吵醒,揉着眼睛骂:疯了大半夜的鬼叫什么!
我抓了一把颗粒递到他面前,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老头啧啧称奇,说这玩意儿看着比金子还亮。
第二天一早就去找林溪。她正在实验室里摆弄显微镜,见我进来,赶紧把样品接过去。放在显微镜下看了半天,她突然拍手:太好了!纯度能到95%!再改进下工艺,完全能用在电池隔膜上!她顿了顿,指着屏幕上一个微小的区域,咦这个峰值有点奇怪……像是某种杂质信号,但非常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算了,先不管它,纯度达标是关键。
能卖钱吗我最关心这个。
林溪转身翻出份报价单:这种高纯度聚四氟乙烯,市场价每公斤八千块。你这些……大概能卖五千块。她指的是我带来的那五百多克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