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3/3页)
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作室的灯永远亮到深夜。赵卫国的老镗床旁,新添了六台同款的二手镗床,每个床头都贴着徒弟的名字,最末一台写着“待收徒”。墙上的锦旗换了又换,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着那面核工业部送的,上面“工匠精神”四个金字,在灯光下总像在发烫。
这天晚上,赵卫国翻开老账本,在最新一页写下:“5月20日,核聚变零件通过验收,收徒40名,老镗床迎来第1000个参观者。机器会老,人会老,但只要还有人拿着镗刀,这活儿就永远年轻。”
字迹比年轻时沉稳了许多,却依然带着股执拗的劲儿。写完他把账本合上,压在老镗床的操作台上,旁边摆着那把用了三十年的锉刀,刀柄的包浆亮得像块琥珀。
窗外的月光落在零件架上,那里摆满了等待加工的工件,从深海探测器的耐压壳到空间站的对接环,从高铁的轴承芯到芯片的精密底座,每一件都闪着金属的冷光,却又仿佛带着手的温度。
赵卫国知道,这第二战场还在继续。它不在聚光灯下,不在直播镜头里,而在每个零件的误差表里,在每个徒弟磨秃的钻头上,在每个深夜依然亮着灯的车间里。
老镗床的冷却系统还在轻轻嗡鸣,像在哼着首古老的歌谣。赵卫国站起身,最后检查了一遍明天要用的材料,然后关掉了车间的灯。
黑暗中,只有老镗床的导轨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父亲走过,他正在走,小敏和徒弟们也将接着走下去。只要铁屑还在飞,只要锤头还在响,只要还有人记得“干活要用心”,这路就永远不会到尽头。
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又将响起熟悉的镗刀声。清脆,坚定,像无数颗星火,照亮着属于劳动者的,永远向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