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3/8页)
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淬火。”赵卫国往炉子里添了块焦炭,火苗“腾”地窜起来,映红了他眼角的皱纹,“这刀是你李阿姨的父亲打的,当年给坦克履带淬火用的,钢口好,崩个口不算啥。”
小敏突然想起那把刀的来历。李娟的父亲是抗战时的军械师,临终前把这把钨钢镗刀交给女儿,说“给卫国用,他干活实在”。父亲带这刀走南闯北三十年,从修拖拉机到做航天零件,刀头磨短了三次,刀柄换了两回,却始终是工具箱里的“头牌”。
炉火渐渐旺起来,炉膛里的镗刀开始发红,从橘色到亮白,像块正在苏醒的金属。赵卫国拿着长柄钳守在炉边,眼睛一眨不眨——淬火的火候最讲究,早一秒钢太脆,晚一秒钢太软,全凭肉眼看颜色,这手艺父亲教了他整整五年,直到他能准确说出“樱桃红”和“石榴红”的温差,才算出徒。
“差不多了。”他突然开口,长柄钳精准地夹住刀身,“哗啦”一声浸入旁边的冷却液槽。白雾猛地炸开,裹着股浓烈的腥气——那是按老法子泡的盐水,里面加了硝石和草木灰,淬出来的钢又硬又韧,带着种独特的冰裂纹。
小敏举着高速相机连拍,屏幕上的刀身从亮白迅速转成铁青,裂纹像树枝般蔓延,却在刀刃处戛然而止。“爸,这是……”
“应力导向。”赵卫国用布擦干刀身,灯光下,崩口的位置竟隐隐透出层暗金色,“老法子叫‘以裂制裂’,让杂质顺着预设的纹路走,不影响刀刃强度。”他把刀凑近耳边轻敲,声音清脆得像风铃,“成了,比新的还结实。”
这时车间门被推开,李娟顶着雨跑进来,裤脚全湿了,怀里紧紧抱着个保温桶。“刚从张老板厂里回来。”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带着气,“那小子果然用了回收料,我把他送的那箱酒全泼他脸上了!”
保温桶打开的瞬间,羊肉汤的香味漫了开来。里面卧着几大块羊骨,汤面上浮着层清亮的油花,是赵卫国的老毛病犯了——每次处理钛合金都犯胃寒,李娟总提前炖好汤,说“羊肉暖铁,也暖人”。
“你咋跟他置气?”赵卫国舀了勺汤,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料不行换就是,犯不着动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