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4/8页)
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气他糟践你的手艺!”李娟把汤碗往他手里塞,“当年刘扒皮说你老镗床不如数控机床,现在这些人又想用废料糊弄,真当你眼睛是摆设?”
小敏突然笑了:“妈,你没看见爸刚才淬火,那手艺比数控机床厉害多了。”她把相机里的照片调出来,“这刀现在的硬度,能直接削不锈钢。”
李娟凑过去看,突然指着刀身的纹路:“这不是跟你爸那把老锉刀一个花纹吗?”她转头对赵卫国说,“当年你爸总说,好钢得经三火:锻火、淬火、回火,就像人得经三苦:挨饿、受气、想家。”
赵卫国没说话,只是把刀装上镗床。刀柄握在手里的弧度刚刚好,像是长在他掌心的一部分。三十年前父亲把这刀交给他时,也是这样的雨夜里,车间漏着雨,师徒俩蹲在淬火炉边,听着外面的雷声说:“手艺这东西,就像淬火,看着是硬邦邦的,其实心里得有韧劲,不然经不住折腾。”
雨还在下,但车间里的气氛暖烘烘的。小敏在改图纸,屏幕的蓝光映着她专注的侧脸;李娟在收拾废料堆,把能用的料头码得整整齐齐;赵卫国则在调试镗床,刀柄转动的声音和雨声、汤沸声混在一起,像首踏实的生活交响曲。
凌晨三点,淬火炉的余温还在炉膛里打转。赵卫国看着新算出来的加工参数,突然在小敏的数据库里加了条备注:“钛合金含杂量超过0003时,启用‘拧刀’工艺,进给速度降至150/,冷却剂配比1:3(猪油/石墨)。”
小敏凑过来看,发现父亲在参数后面画了个小小的火焰图标,像个倔强的表情包。“爸,你这备注比国标还细。”她突然想起上周职业院校的学生来参观,指着参数库里的手工标注问“这些经验能编程吗”,当时父亲说:“机器能学参数,但学不会啥时候该慢半拍。”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一缕晨光从天窗斜射进来,落在老镗床的导轨上,照出上面细密的划痕——那是三十年来无数次走刀留下的印记,深浅不一,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赵卫国知道,淬火不仅是对钢的考验,也是对人的。就像这老镗床,经住了岁月的敲打,才能在新时代的零件上,刻下更精准的年轮。
二、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