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盐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赤红草叶的植株名为蛇信草,此物喜阴,需待月华初升、露水凝结时采其嫩尖。捣碎成泥,外敷,拔腐肉之毒如探囊取物。然其汁液若误入眼,可致盲三日。”泽老边说,边示范着一种独特的揉搓手法,以激发药性。
又指着水中的银线浮萍道“此萍需选叶脉银亮如丝者,正午日光最烈时捞起,悬于通风处阴干七日,不可曝晒。磨粉时加三滴无根水调和,嗅之可定惊安神,敷于太阳穴可缓解泽瘴头痛。”泽老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研磨石臼,内壁刻着引导药力的纹路。
“可别小看这漆黑块茎,这名为铁骨芋,掘此物需顺其根须走向,不可蛮力折断。洗净后,需以泽底寒泥包裹,埋入篝火余烬中煨烤一夜。取其芯,与老姜、泽椒同煮,汤汁辛辣滚烫,饮之可驱深藏骨髓之湿寒痹痛。”
每一种草药的识别、采集时机、处理手法、配伍禁忌,都蕴含着世代积累的、无法简单用文字概括的智慧,依赖口耳相传和经验体悟。
泠月听得极其专注。她不仅用心记录泽老讲述的要点,更悄然发动了“月络丝”。几缕银辉般、肉眼难辨的细丝自她指尖无声溢出,如同拥有生命的触须,极其隐蔽地探向泽老演示时翻飞的手势、感受他讲解时蕴含的精神印记、甚至捕捉空气中弥漫的、细微的药性波动。
这些无形的丝线,贪婪地将泽民世代积累的“活”医术,连同那些无法言传的微妙手感与经验直觉,一一拓印进她的识海深处。这不同于太医署严谨的方剂,也不同于市井医馆的常见手段,是一种更原始、更贴近自然本源的生命调和之道,让她对“药”的理解有了新的维度。
她想起父皇治理下的“药香盛世”,此处虽偏远贫瘠,却自有一套维系生命的坚韧法则。
夜宿聚落,草屋低矮,能清晰听到泽水轻拍木桩的声响。泠月推开小窗,望着漫天星斗倒映在无垠的墨色泽水中,仿佛置身于星海之间。
她闭目凝神,识海中月络丝带回的关于泽民医术的“印记”缓缓流淌、沉淀、与自身所学印证融合。一种奇异的宁静与充实感笼罩着她,暂时洗去了碎镜坊市带来的复杂心绪,也让她对这片土地的认知更深了一层——太平的表象之下,是无数这样顽强生存、各有其道的角落,也藏着无数值得探寻的智慧。
时隔数月,学习结束,泠月等人辞别泽老,沿原路返回。雾气比来时更浓,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四周一片混沌,仿佛置身于无尽的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