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7/10页)
小林一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爹沉默地扛起最重的那口装着粮食的木箱,手臂上的肌肉绷得像铁块,脚步沉稳地踏过门槛,将箱子重重地放进三轮车斗里,发出一声闷响。娘紧紧抱着一个用旧床单裹着的包袱,里面是她和姐姐仅有的几件像样的衣裳和一点舍不得丢的锅碗瓢盆,她的眼睛红肿未消,动作却异常麻利,不停地小声催促着我和姐姐。姐姐低着头,抱着她那个小小的、装着书本和日记的纸箱,指尖用力得发白,仿佛那是她仅存的浮木。我将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厚的专业书塞进背包,最后看了一眼这间承载了我二十年记忆、此刻却弥漫着心碎和屈辱的老屋。土墙上还贴着我小学时得的奖状,边角已经卷起泛黄。墙角堆着爹编了一半的竹筐,篾条散乱地垂落。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而冰冷。
走!爹的声音低沉沙哑,像砂轮磨过生铁,只有一个字,却带着斩断一切的决绝。
三轮车突突地发动起来,在寂静的乡村土路上颠簸前行,驶向未知的黑暗。车斗里,我们挤在冰冷的行李上,谁也没有说话。夜风很凉,带着露水的湿气,吹在脸上,带走最后一丝残留的温度。爹挺直腰背坐在驾驶座旁,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目光穿透前方的黑暗,只留下一个棱角分明的、拒绝回头的剪影。村庄熟睡的轮廓在颠簸中迅速后退、模糊,最终彻底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连同李有财家那几间令人窒息的瓦房,一起被抛在了身后。
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永不疲惫的熔炉,吞吐着人流和梦想。我们一家四口挤在城中村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终年不见阳光的出租屋里。墙壁薄得像纸,隔壁夫妻的争吵、楼上孩子的跑跳、巷口小贩的叫卖声清晰可闻,混杂成一首刺耳的城市底层生存交响曲。空气里永远飘荡着廉价油烟和潮湿发霉的混合气味。
爹迅速在建筑工地找到了活计,每天天不亮就顶着安全帽出门,回来时浑身沾满水泥灰点,手指被粗糙的建材磨得开裂出血,带着一身洗不掉的疲惫。娘则去了附近一个老旧小区的物业做保洁,拖着沉重的拖把和水桶,一层层地清扫着永远也扫不干净的楼梯。姐姐在一家小超市做收银员,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脸上努力维持着职业性的微笑,眼底的黯淡却挥之不去。
我的生活则被切割成泾渭分明的两块。白天,我在快餐店后厨洗刷堆积如山的油腻碗碟,戴着塑胶手套的手被泡得发白发皱,腰酸得直不起来。晚上,当家人沉沉睡去,我才在床头柜上摊开那张吱呀作响的小折叠桌,打开那台忠实的老旧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是这狭小空间里唯一的亮色,映亮我布满血丝却异常专注的眼睛。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行行代码如同忠诚的士兵,在寂静的深夜里悄然列队成型。那个曾经被李有财嗤之以鼻的智能家居项目——一个集成了环境感知、自适应调节与远程控制的核心算法库,在无数个疲惫不堪的夜晚,一点点变得丰满、健壮。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映照着我屏幕上的逻辑符号,仿佛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缠绕的世界。
时间在汗水和代码中无声流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论坛看到了全国大学生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的公告,金奖奖金高达二十万。那个数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眼前的重重迷雾。我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报了名,将那个在无数个夜晚打磨、在洗碗池边构思、在建筑工地的噪音里优化的项目——睿居智能环境中枢系统,提交了上去。提交的那一刻,我的手心全是汗。那不仅仅是一份作品,更像是一份孤注一掷的投名状,一份投向未知未来的赌注,赌知识能刺破现实的铁幕。
等待结果的日子格外煎熬。直到初秋的一个傍晚,我正蹲在出租屋门口的水龙头下冲洗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陌生的区号和一个座机号码。我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迟疑地按下接听键。
请问是陈默同学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沉稳的男声,这里是全国大学生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恭喜你!你的‘睿居’智能环境中枢系统项目,经过评审委员会一致认定,荣获本次大赛金奖!奖金二十万元,证书和奖杯……
后面的话,我几乎听不清了。耳朵里嗡嗡作响,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同时振翅。水龙头的水还在哗哗地流,冲过手中那件灰扑扑的工作服,溅起冰凉的水花打在我的脚背上。我握着手机,僵在原地,视线有些模糊。狭小院子里晾晒的廉价衣物在微风中飘荡,隔壁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和孩子的哭闹。世界嘈杂依旧,却又仿佛在那一刻被按下了静音键。只有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狂野地擂动,一声声,撞击着肋骨,震得指尖都在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