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凄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末民国时,也有立宪、改良、革命等各种思想出来,而这些思想的目的,都是改革中国社会,结束眼下的现状。
晚明同样也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江南商业已然高度发达,需要突破变革,北面又还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各种矛盾凸显。
晚明时期的士人们,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新的学说,开始冲击着传统的家天下,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纲常。
“天子之子不皆贤若是皇帝不圣明,怎么办呢”赵铭问道。
一旁的黄宗羲开口道“余以为,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免丞相始也。古者君之待臣,臣拜,君必答拜,彼此平等,君臣共治,而无丞相之令,君之旨难发。现今除丞相,无人再与天子匹敌,使得君主奴视臣僚,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方才牧斋公言,天子传子,然天子之子不皆贤,一子不贤,便是天下子民无穷之灾难。余以为,此制便是不全,天下之事,不可寄托于君贤,当设宰相补救,使君不贤时,有相贤。天子之子,定数也,不能变,亦不能保其贤,然宰相不传子可选贤,天子不能尽时,宰相扶之,便能维持朝廷运转,限制皇帝为所欲为。”
赵铭打量了黄宗羲一眼,这位明朝末年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已经萌生其制衡皇权的想法,不过显然,他的思想还未成熟。
他能有此种想法,估计与早年遭遇有关,因为当年表面上是魏忠贤霍乱朝纲,冤杀他的父亲黄尊素,还有诸多东林党人,本质上却是皇帝的纵容,所以他才逐渐萌生了这些想法。
赵铭听完他的话,脸上挂着笑意,黄宗羲不禁皱眉道“国公以为余之言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