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阳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宁国公夫人虽然早就想到会有这种结果,可是没想到会这么早!看到女儿的尸体的时候,哭到不能自已。
宁国公带兵打仗多回,眼睁睁见过多少人死,可谓看淡了生死。可是,看着自己疼着的最小的女儿没了呼吸,宁国公仿佛失去最重要的东西一样,握着潘诗昀的手,失了魂一样站了许久。
墨挽歌怀着孩子,又只是侧妃去世。赵元休觉得没必要让墨挽歌到承恩殿来,沾上晦气反而不好,于是就让墨挽歌不要出来。同时,也担心宁国公一家子人与墨挽歌起什么冲突,只说墨挽歌身子不爽,不宜费心。
说到不宜费心,侧妃的后事很多都是赵元休亲自安排的。不仅只是费心操劳潘诗昀的后事,而且赵元休还连着两次早朝没去只待在承恩殿,又吃素了大半月。不必说,这传出去又是太子殿下看重侧妃,无法接受侧妃的死。太子的重情重义几乎传遍了。
宁国公丧女,当时太子娶潘诗昀又没有以三媒六聘之礼相迎。如今潘诗昀去世,宁国公自认为亏欠女儿良多,求了皇帝让潘诗昀以正妃之礼藏入皇陵。念在宁国公劳苦功高,皇帝下旨,准太子侧妃潘氏,以正妃之礼葬入皇陵。停灵三天,陪葬品许多,以正妃之礼葬入了皇陵。
以正妃之礼入葬,实际上就是给了潘诗昀以太子妃的位置。潘诗昀以太子妃之位去世了,潘诗昀记入史书便冠以太子妃之名。或许是知道这件事对墨挽歌不公,皇帝便赐墨挽歌不少贵重的物品,归为墨挽歌的私物。
或许是因为死者为大,又或者是赵元休在心里没有那么重要了,便觉得潘诗昀是否是以太子妃的规格入葬与自己无关,墨挽歌并没有因为潘诗昀葬以正妃之礼的事而不满。
玉盏养了大半个月,已经好全了。且因为吃了好些补品,脸色更加红润了些。
关于墨修辞官的事,皇帝以暂时无人可用为由,已经让墨修顶了好些时候。墨修终于提拔了个可用之才,荐给皇帝——礼部侍郎提拔为礼部尚书,墨修提拔上来的人就顶上礼部侍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