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可你心里感觉还是没念头。是这个样子,就是在你哪个没念头升起的时候的哪个感觉,很清楚来就来了去就去了,是这样的去用功。功夫容易成片。你不要以为要一念不生,把这个念头看成是怨贼似的,有一个念头来了就害怕,甚至好的念头高兴,坏的念头觉得很难过,那就是没有在一念未生前用功了。就是没有在根本上用功。还是在妄想上去转了。不要在妄想上去转,看住他就行了。这是一念未生之后的用功的情况。”
原来在重庆上网时,看网络中话题的评论,有一种评论方法。“你评论字数最多,我就信你吧。”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用功的具体办法,老和尚讲得最多。原因是,它与打七关系最直接,很重要。
“我刚才讲拿掉哪个不正确的就见到了本『性』,对吗?这是指桶底脱落吗?对!一念不生的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桶底了。我们用第六意识这个妄想一定要持咒用功,不断加固这个感觉去专注呀,让功夫成片,就是在桶里给他施加压力,增加水增加石头,压力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他功夫成片了后就桶底炸开,这是桶底脱落。”
说到最大问题了,这是非常大的根本问题。“根尘迥脱事非常!”
“这个桶底脱落在教下呢教根尘脱落。根尘脱落有两层境界,大家可以稍微知道一下,第一层境界是你的根和尘两个脱开了,根和尘脱开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不随六尘上了。但是你保留了六根的原状,就是保存了我能看我能听,我能够明明白白,甚至呢我能够不打妄想。他保存了这样的状态,这个就是黄檗祖师说的:根尘迥脱是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再次遇到到这首诗,想不到,诗中所说的事,是如此具体如此丰富。
“就是根尘迥脱,根就是根尘就是尘。非常清楚就是迥,脱呢,就是两个脱节了,根尘以往是勾结的,从此把这个结打开了。这是一种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紧把绳头做一场,绳头就是打结的绳子,这个绳头在那里呢,这个绳头就是意根!因为六根追逐六尘他这个原始动力就是意根,比如说你的眼睛有看到的感觉完全是因为有这个意根陪伴他而起的,所以呢五根没有了意根跟他在一起,你眼睛看前面的东西,你不会有任何的分别作用。眼睛一看前面,前面!的东西看的很清楚,但是没有任何形象,没有任何好坏判断等等,也没有任何名字。你就只是这样看着,这就是根和尘对上了,但他们没有产生实,没有分别。这就是根尘脱落的状态。”
详细解释这首诗,原来这么多名堂。所谓迥脱,其实是意识不参与感受,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如果你意根掺入了以后你就会:哦,这是红的,这是我的,这个很好,哪那个不好等等,所以妄想就出来了。意根就是这个绳头,所以心只专注在这个根上面,尘跟你无关!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的法门也是从这里下手。就是你的耳有能听有所听,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尘。那她怎么办呢,就是初于闻中,能闻的时候入流忘所,入流就是我的耳闻耳根进入了声闻,声音是一直在变化的,一直在流动的,没有一个声音是停留在那里的,眼前的物质世界也同样,就是五根所面对的都一样,都是刹那刹那变化,他们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流。那么入流呢就是让我的这个根进入了这个尘,我们也去听,也去看,就是把这个看到的听到的都忘记掉,这就是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