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盐比粮食还便宜……
实际上以当地米价,一斤米都能换差不多十斤盐。
号称贱如沙子。
但镇南王强行规定了盐价,无论米价如何变化,始终就是按照一引盐一石米的价格。
据说这是太祖时候的制度,镇南王只是恢复大明祖制。
事实上也的确是。
朱元璋时候就是这个规矩,盐户正课盐,也就是每丁额定一年必须上交的盐就是一引盐一石米,不管米价是多少,总之就是交一引正课盐换一石米,完成之后剩下就随便了,愿意接着制盐就接着,那个称之为余盐,和正课盐一样的标准由盐场收购。
实际上杨信的盐业制度至少在盐场的确是和朱元璋差不多。
只不过他收购是给银子而不是米,然后盐户拿着卖盐的银子,到同样他开的粮店去购买粮食,这样比朱元璋时候自由的多,毕竟盐户不只是需要米,他们还需要钱来买别的。如果粮价上涨那么盐的收购价也涨,米价跌,那么盐的收购价也跌,但无论涨还是跌,都必须维持一引盐一石米的比例,盐场也罢,粮店也罢,只要有打破这个标准的,那么盐户可以直接砸了。